1. 首页 > 养殖

猪场防疫关键:四类疫病免疫经验分享

猪场防疫关键:四类疫病免疫经验分享

免疫发挥效果需要兼顾好的疫苗、适合的免疫程序、不折不扣的执行等3方面,特别是免疫程序,不同的猪场需要针对猪场本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本文与您分享自繁自养猪场病毒性、细菌性、喘气病、其它疫病等4类疫病免疫经验,以供参考。

猪场防疫关键:四类疫病免疫经验分享

病毒性疫病的防疫

1. 猪瘟

猪场按要求建好后需做好引进祖代种猪或育肥仔猪的准备,引进的祖代种猪体质量约30-40 kg,育肥仔猪转群时体质量一般为15-20 kg,在选择猪瘟疫苗时一般以脾淋苗较好,以后逐年春秋防疫时可使用细胞苗。虽然近几年CSF 很少发生,但不能从思想上掉以轻心,

2. 伪狂犬

如果外界疫情稳定,祖代种猪引进10-15 d 后进行第1 次伪狂犬病的免疫。每种疫苗注射的间隔时间以7-14 d 为好。PR 的直接危害就是造成种猪流产、死胎,小猪死亡率高,父母代免疫力对下一代保护力不强,在流行疫病区,仔猪产下后3 d 内就要通过滴鼻免疫,断奶后 进行PR 免疫。

3. 蓝耳病

2005 年以来,一场大规模的疫病席卷全球,最后定性为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也称“蓝耳病”,该病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发展。PRRS 免疫一般在PR 免疫后10-15d 进行,此时种猪体质量达到60 kg 以上,育肥猪约50kg,该群种猪在引种之前免疫过的,引种后免疫时可用1 头份,若没注射过PRRS 苗,就应该注射2 头份。

4.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免疫

对于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虽是传染性疫病,但要求有明显的发病诱因,特别是寒冷、饲料变换、各种应激因素,芒种季节过后就少发,立冬后才开始发病。

5. 口蹄疫

口蹄疫(FMD) 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恶性、烈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此病预防是关键,每年立冬过后5-7d,就要普遍进行1 次免疫,仔猪转群后还要在新场进行1 次免疫,直到第2 年立夏,气温变暖方才罢休。

细菌性疾病

关于细菌性疾病的菌苗,主要有链球菌、猪丹毒(ERY)、肺炎系列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等,特别是“灭迹”几十年的ERY 又死灰复燃,但只是零星散发,以临近地域细菌毒株制作的菌苗效果较好,且价格便宜,育肥猪免疫1 次,种猪每年做1次比较安全;SS 曾经大流行,人畜共患,流行期内,育肥猪不论大小,普遍注射;种猪依抗体检测情况而定,缺乏保护力即做;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病也有菌苗可参照执行。

喘气病

喘气病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属于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祖代种猪产仔后,乳猪要进行喘气病疫苗注射,常用疫苗商品名瑞倍适,此为“百免之首”;祖代种猪引进后,如果是来源于喘气病猪场,还要进行肺叶內注射喘气病疫苗,由专业人员操作。

其他疾病

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萎缩性鼻炎、圆环病毒病II型等疫病,种猪在适当时候进行免疫,每年免疫1 次,仔猪、育肥猪不必免疫。PCV-2 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及皮肤病等,非紧急时刻仔猪、育肥猪不做,平时加强消毒,高浓度百胜系列消毒液喷洒猪体有良效。

猪场防疫关键:四类疫病免疫经验分享

通过以上分享,相信养殖户们对猪场防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猪场的免疫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猪场防疫关键:四类疫病免疫经验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5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