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人靠养马致富,讲述马匹养殖如何改变当地经济面貌
而马在塞外,在新疆伊宁昭苏人眼里不光是生产工具,更是平等的伴侣,是草原文学笔下细细勾勒、热情歌颂的对象。牧马人可谓是生长在马背上,他们爱...
原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新疆昭苏以马为发展主线,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现代马产业经济,带动周边百姓增收致富。
在昭苏县的一处马术训练基地,驯马师们正策马扬鞭在赛道上训练。马术是人和马高度配合的运动,马术教练吾特巴衣尔说,别看不少驯马师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但要想成为一
在他的带动下,昭苏县掀起了一股养马热潮,昭苏农牧民靠养马走上了致富路。养马富了昭苏人 杨树仁 今年48岁的木拉提是新疆昭苏县乌宗布拉克乡的牧民,因儿时在博州赛马会上获得了赛马第一名,便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爱马、养马让他走上了培育饲养良种马之路,把伊犁马由代步工具变成旅游商品,使他成了年收入超过11万元的富裕户。在他的带动下,昭苏县掀起了一股养马热潮,昭苏...
昭苏县作为天马之乡,有着悠久的养马历史、浓厚的马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育马基础,因为新疆加快推动现代马产业发展,马产业成为了农牧民增收致富...
年份 | 马匹存栏数 | 农牧民收入 |
---|---|---|
2010年 | 约5万匹 | 约2.5万元/户 |
2015年 | 近10万匹 | 约5万元/户 |
2020年 | 超过10万匹 | 约10万元/户 |
由于马匹的作用越来越小,木拉提一直没有实现养马致富的理想。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肉马养殖为主,轻型乘骑马为辅,以马产品综合开发为经...
天山网讯新疆昭苏全县马匹存栏数近10万匹,几乎家家养马、人人懂马,依天马致富已成为昭苏人重要的增收渠道。
现在,农牧民养...
马奶飘香致富路马奶作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为使其形成产业化规模,昭苏县因地制宜地把马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目前,靠马奶走向富裕道路的农牧民已占一定的比例。
”昭苏马场畜牧兽医科技术员巴尔格勒特介绍说。 提取马的精液。李文武摄央广网发 昭苏县马产业发展中心加强科技指导,支持马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控、饲草料种植加工、人才培养、规模养殖及马产品开发等关键环节建设。
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大力发展骑乘运动产业、旅游休闲产业、马制品加工业,逐
时隔不久,上海江苏的旅游公司、公园便派人到昭苏县巴勒克苏大草原买马。木拉提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一次性投资20000元,买了11匹伊犁马开始规模饲养。2004年,深圳一家旅游公司平均每匹4000元的价格,一下从木拉提家中牵走了9匹伊犁马,其中有两匹每匹卖到了5000元。
随后,辽宁、湖北等地的客商也纷纷前来相马、买马。为了满足客户对马匹的不同需求,木拉提投资15多万元,建设了马舍,开展科学饲养,有种马、肉马、赛马等多个品种,其中基础母马就有39匹。
就在两天前,他与某医院签订了年供应1000公斤药用鲜马奶的合同。
在加快改良繁育轻型马及肉用马的同时,积极探索孕马尿及孕马血清高新科技合作开发,与台湾一家公司签订协议进行孕马尿生化实验,先后引资200余万建成4座高标准饲养、接尿暖棚,并在合作期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自治州畜牧局的牵线搭桥下,与纪元科技合作, 启动该项目生产,目前已入栏接尿马匹400匹,计划年内生产孕马尿100吨,预计实现收入40余万元。
为延伸养马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实现畜牧业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强做大马产业昭苏县有可利用草场880万亩,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有牲畜87.15万头,其中马6.46匹,畜牧业年产值近21473万元,并初步形成了马产业、羊产业、牛产业、草业、牦牛养殖等畜牧产业链,畜牧业是昭苏县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由于投资少、收入高,昭苏县农牧民也纷纷卖起了马奶子。不仅如此,一些农牧民还到偏远的牧区收购马奶子到集市上出售,做起了收购马奶子的生意。
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昭苏县累计投资150万元,新建马人工授精站7座,使全县马人工授精站数量达到12座;2012年至2013年累计集中组群人工授精马5776匹
马产业是昭苏县的传统产业,也是特色产业。近年来昭苏县在畜牧业发展中,积极发挥老牌资源优势,确立了“以养马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发展养马业,运用人工授精技术加快马匹改良步伐,繁育优质骑乘马和肉马;另一方面积极进行马产品的综合开发,提高马产品的附加值。
先后引进英纯血、奥尔洛夫、库兹塔奈、新吉尔吉斯、阿尔登等8个品种外血马改良伊犁马,制定了优质骑乘马和优质肉马的发展规划,马匹人工授精规模达到了300匹,繁活杂交马驹500余匹。
2005年昭苏县通过了自治区肉马无公害产地认定,为发展无公害马肉食品奠定了基础。
除了培养人才,昭苏县通过品种改良,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马匹,销往全国各地。
在塔里木家,一年四季马奶不断,他在七年前是贫困户,拥有草场、马群、牛羊,一家人的生活却没有多大起色。
刚开始他只养了5匹马,有了马奶子就自家喝。喝不完,倒了又可惜,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到马路上卖,谁知销路挺好的,30多公斤的马奶子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被过往旅客抢购一空,有些村民还到他家里来买马奶子。
塔里木把脱贫致富的目光盯在了马上,将青贮、长草短喂技术学到手,给10匹马开了小灶,夏天将马奶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往外卖,一个夏天可收入6000多元,入冬后马也长得很肥壮,每天可卖40多公斤奶,并带动洪纳海乡近11户农牧民走上了卖马奶的道路。
目前,昭苏县“专业”养马户已达220多户,依靠养马出售马奶和孕马尿每月每户收入达上千元。
因此“钉马掌”往往是牧马人世代相传的手艺活。
因为工业化的发展,牧马人这一行业曾经陷入没落。
新疆、内蒙古草原上的年轻人纷纷离乡打工,牧马职业无人问津。
但近年来牧马却呈现回暖趋势:不是因为本地年轻人的留守,而是因为骑马牧马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行选择,间接带动了这一职业的复苏和传承。
除此之外马背上的文化习俗表演
因为品种改良工作的不断深入,昭苏县各乡镇马匹养殖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昭苏县夏特乡玛热勒特村马匹养殖户养别克江·阿曼先后优质种公马,对本地...
把昭苏人靠养马致富,讲述马匹养殖如何改变当地经济面貌。说完之后,再来分析昭苏马业:马匹养殖助力经济腾飞。
昭苏县作为“天马之乡”,正以马产业为主导,加快马匹改良繁育,提高品质,增加总量,培育精品,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伊犁马之乡”。
马产业未来展望:多元化发展,打造特色经济 昭苏马业,助力乡村振兴昭苏马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农牧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机会,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因为马产业的不断发展,昭苏县正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养马基地,为我国马产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