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外塘养甲鱼需遵循转塘、控料、调水三步骤

外塘甲鱼养殖,是一门既考验耐心又需要技巧的活。要想养出健康、美味的甲鱼,转塘、控料、调水这三个关键步骤必不可少。

外塘养甲鱼需遵循转塘、控料、调水三步骤
转塘——温室转外塘,防应激

在温室转外塘的过程中,防应激至关重要。外塘天气情况多变,水体理化因子变化剧烈,环境干扰因素多。而甲鱼小苗阶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对干扰因素的应激较强烈,因此,放养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准备工作。

时间 工作
放养前10天左右 注满池水,使用二氧化氯或强氯精进行水体消毒,施用生物肥水素和发酵后的有机肥。
转塘前 至少停料两三天,让甲鱼空腹,逐步打开温室门窗通风降温,做好出外塘的准备。
选择出外塘时间 水温25℃以上,连续5-6天晴朗天气的日子。

这样,温室甲鱼到外塘后能够快速适应环境,上食也快。

甲鱼放入外塘一个星期以后开始投喂饲料。刚开始每天只喂20-30斤/天,因为甲鱼吃食正常,投喂量也逐渐增加。投喂过程中,要根据甲鱼的摄食情况、天气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表1 外塘甲鱼投喂要点:

时间 投喂量 注意事项
放养后一周 20-30斤/天 观察甲鱼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
放养后两周 30-50斤/天 根据天气、摄食情况调整,适当增加。
放养后一个月 50-80斤/天 保持稳定,关注天气变化,适时调整。
调水——调水防控,忌频繁换水

调水防控是外塘甲鱼养殖的关键。水质条件直接影响甲鱼的生长和健康。

水质保持一定的肥度,透明度控制在25-3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水质调节和底质改良:采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培养调节水质效果较好。

控制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有效分解底层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

保持微碱性,pH值要求在7.5-8.5,每月中途施一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克/立方米。

方一些地区冬季气候变化无常,当长时间无冷空气南下,阳光普照时,冬眠的甲鱼就会苏醒觅食,当寒流南下白天气温低到12以下时,甲鱼又进入冬眠状态。如果不加强管理,奇冷奇热的天气甲鱼往往会因冻伤感染水霉病和细菌性疾病,造成损失,因此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加强水质调整及水体消毒,做好预防工作。

做好水质改良,将水质调整至适合越冬的状态。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措施。

外塘养甲鱼的关键在于转塘、控料、调水三步骤。只要掌握了这些关键要点,就能为甲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养殖成功率。

在甲鱼从温室转至外塘的过程中, 需要确保甲鱼能够适应新环境。这要求在转塘前至少停料两三天,让甲鱼处于空腹状态。同时,逐步打开温室门窗,通风降温,为甲鱼出外塘做好充分准备。最佳出外塘时间为水温稳定在25℃以上,且连续5-6天晴朗的天气。

外塘养甲鱼需遵循转塘、控料、调水三步骤
二、控料管理:科学投喂,保障甲鱼健康

调水防控是外塘养甲鱼的重要环节。胡中华建议,保持水体微碱性,pH值在7.5-8.5之间。每月使用生石灰进行水质调整,用量为10-15克/立方米。同时,采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

五、案例分析:胡中华的甲鱼养殖之路

杭州余杭的甲鱼养殖户胡中华,2014年6月放养了规格为0.6斤/只的甲鱼7500斤。到2015年1月,胡中华成功出鱼15000斤,塘头价达到17.8元/斤,实现了6万多元的利润。胡中华的成功经验在于严格遵循转塘、控料、调水这三步策略,确保了甲鱼的健康成长。

六、未来展望:外塘养甲鱼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外塘养甲鱼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这一养殖模式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外塘养甲鱼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为甲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