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柏牡蛎蚧症状:叶片失绿、卷曲
杨梅树受到柏牡蛎蚧侵害,症状明显,如叶片失绿、卷曲,树势衰弱,严重时枝条和植株会枯死。以下详细解析柏牡蛎蚧的症状及防治策略。
症状 | 描述 |
---|---|
枝条枯死 | 受侵害枝条形似火烧,严重时全树枯死 |
叶片失绿、卷曲 | 初期叶片失绿,随后卷曲,影响光合作用 |
树势衰弱 | 树势明显减弱,影响杨梅的生长和果实品质 |
柏牡蛎蚧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4月中旬为越冬代雌成虫产卵始期,5月上旬是产卵高峰期。第一代卵孵始期是5月上旬末,卵孵高峰期是6月上旬。7月中旬为第二代雌成虫产卵,产卵高峰期是8月上旬末、中旬初。第二代卵孵始期是7月下旬末,8月下旬为卵孵高峰期。
三、柏牡蛎蚧的防治策略针对柏牡蛎蚧的防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科学修剪,剪除病虫枝及茂密枝,集中烧毁,调节通风透光。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减少虫源。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尽量保护和利用瓢虫、小蜂等天敌,禁用对天敌杀伤能力强的农药。
在冬季清园和春季修剪时,及时剪去枯死的枝条和虫口密度大的枝条,集中销毁,消灭虫源。
若虫发生严重时,可用化学防治,应在若虫孵化期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一般在4-5月不进行农药防治,以防止药害。使用的农药有扑虱灵1000-2000倍液和洗衣粉80-100倍液。
综上所述,柏牡蛎蚧对杨梅树的影响较大,因此了解其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策略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为杨梅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杨梅树的健康守护者:柏牡蛎蚧的识别与应对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抵抗力。科学修剪,剪除病虫枝及茂密枝,集中烧毁,调节通风透光。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小蜂等,减少对天敌的杀伤。
人工防治在冬季清园和春季修剪时,及时剪去枯死的枝条和虫口密度大的枝条,集中销毁。
化学防治在若虫孵化期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如扑虱灵1000-2000倍液和洗衣粉80-100倍液。注意避免在4-5月进行农药防治,以防止药害。
位于浙江慈溪的杨梅园,曾遭受柏牡蛎蚧的严重侵害。通过实施上述综合防治措施,该园在一年内成功控制了柏牡蛎蚧的蔓延,树势得到明显恢复,产量也有所提升。
因为气候变化和种植环境的改变,柏牡蛎蚧的防治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确保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