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做饭可能致癌,但并非所有植物油都如此
油脂类型 | 脂肪酸组成 | 甘油酯构型 | 天然微量营养成分 | 有害物质 |
---|---|---|---|---|
植物油 | 不饱和脂肪酸 | 甘油三酯 | 维生素E、植物固醇 | 醛类化合物 |
动物油 | 饱和脂肪酸 | 甘油三酯 | 胆固醇 | 较少 |
研究发现,普通植物油加热做饭时会产生大量醛类化合物;而醛类化合物可能导致癌症、心脏疾病以及痴呆等多种病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出,如果根据不同来源植物油的耐热性或烟点,采用合理的烹饪方式,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朱毅建议: 要做的是大幅降低植物油总摄入量的问题,不能把植物油不当油看,每天的摄入从现在的50g左右降到20g左右,第二点是减少油炸这类高温烹饪的方式,最后一点才是用哪一种油的问题。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30克。由于单一油种的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价值亦不相同,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最好不要单纯食用一种食用油。吉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房秀丽表示,平时植物油和动物油要搭配着使用,讲究营养均衡。过多摄入植物油或者动物油对人体都是不利的,动物油和植物油营养素的含量也是不同的,成人正常每天摄入油大概是25到30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用“植物油做饭可致癌”的说法代指英国这项研究结果有失偏颇:这项研究中这么表述的:食用油在180摄氏度高温下,葵花籽油和玉米油能产生更多一些的醛类有害物质,黄油橄榄油和猪油会更少,椰子油最少,椰子油和橄榄油都属于植物油的范畴,所以信息传播过程中,“植物油致癌”这种说法自以为了解,实际上以偏概全,和事实并不相符。
有的消费者表示,豆油都用几年了,这几年一直在用。有的消费者觉得还是植物油比较健康,父母年纪比较大了,他们吃动物油会感觉不舒服。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建议,科学合理食用植物油,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在我国,花生油、豆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随处可见,近年来,植物油也一直被不少消费者当做“健康”的代名词:
本月初,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一篇报道中称“科学家称使用植物油做饭可释放出引发癌症的化学毒素”随后,英国《
由植物油做饭可能致癌,但并非所有植物油都如此。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健康油选,远离致癌风险的方向。
有科學家建議,在烹飪時,可以使用橄榄油、椰子油、黄油甚至豬油來替代普通植物油。這些油品在加熱時產生的有害物質較少,對人體健康相對較為安全。只是,這並不代表可以隨意增加食用油的攝入量,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的食用油攝入量應控制在25-30克。
總結來說,在選擇食用油時,我們應該考慮到油脂的脂肪酸組成、營養價值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避免過量攝入,合理搭配不同種類的油品,以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