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多产受精蛋,需关注营养、环境、繁殖技术等关键因素
因为鹧鸪交配一次可连续产受精蛋8~10枚,所以能保证种蛋受精率在90%以上。只是,要想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增加养殖效益,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鹧鸪在进入到繁殖期之后,本身的营养消耗是非常大的。要保持稳定的光照时间及强度,不可忽然改变,否则将会影响受精蛋的形成。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个体或种群。
二、公母比例 三、饮水因为气温的升高,鹧鸪对水份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必须保持充分足清洁的饮水,每天换水一次,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刷洗水槽,以确保种鸪的健康生长,从而提高公鸪的交配能力和母鸪的产蛋率。
四、饲料在保持饮水充足的同时,必须注意饲料的给予,繁殖期间的鹧鸪,营养成份应全面,代谢能2750~2800千卡,粗蛋白质18%以上,必需氨基酸全面,并注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添加,此期间的饲料配方为:黄玉米50%,小麦粉11%,豆饼16%,进口鱼粉10%,骨粉3%,贝壳粉1.1%食盐0.4%,添加剂0.5%,混合均匀每天定时饲喂3~4次,只日喂量30-35克。
五、密度饲养商品鹧鸪每平方米20~30只,种鸪每平方米10只,最多不要超过15只,密度过大不能充分发挥每只公鸪的交配能力,从而降低种蛋的受精率,影响孵化效果。
鹧鸪可散养也可笼养,一般多采用笼养,因笼养能立体养殖,可充分利用养殖面积,按1:4的比例,每平方米的笼子可养2~3组,这样可以协助不愿交配的母鸪逃避公鸪的追逐,以达到提高种蛋受精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鹧鸪多产受精蛋的受精率,需要关注营养、环境、繁殖技术等关键因素。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鹧鸪养殖的效益最大化。
项目 | 具体要求 |
---|---|
光照 | 保持稳定的光照时间及强度,不可忽然改变 |
公母比例 | 公母比1:4为宜 |
饮水 | 保持充分足清洁的饮水,每天换水一次 |
饲料 | 营养成份全面,代谢能2750~2800千卡,粗蛋白质18%以上 |
密度 | 商品鹧鸪每平方米20~30只,种鸪每平方米10只 |
饲养方式 | 采用笼养,按1:4的比例 |
鹧鸪在6个月左右性成熟,此时光照对繁殖至关重要。保持18小时的光照,光照强度稳定,不可忽明忽暗,有助于提高种蛋受精率。
公母比例1:4是提高种蛋受精率的关键。过多公鹧鸪会导致成本上升,而公母比例过小则影响交配效率。
四、全面营养,助力鹧鸪繁殖 五、科学饲养,提高孵化效果某养殖场通过优化光照、调整公母比例、确保饮水清洁、全面营养饲料等措施,成功将鹧鸪种蛋受精率提升至95%,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