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鹧鸪养殖中,雏鸪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在鹧鸪养殖过程中,雏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雏鸪的生长发育,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以下将从营养、环境、疾病预防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雏鸪饲养管理的要点。

鹧鸪养殖中,雏鸪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一、营养管理

1. 配合饲料:在雏鸪出生后,要准备好配合饲料和添加剂。配合饲料要营养均衡,满足雏鸪的生长发育需求。

2. 预温:进雏前3~6小时,对笼舍进行预温,确保雏鸪进入舒适的环境。

2. 避免恶癖:对雏鸪进行断喙,减少啄羽、啄眼、啄肛等恶癖的发生。

3. 保温与通风:育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雏鸪产生不利影响。要确保室内温度适宜,并注意通风换气。

三、疾病预防

1. 搞好卫生:每天清理粪便,清洗水、食槽,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

阶段 密度
10日龄内 40~50
10日龄至4周龄 30
5~8周龄 20~25
五、光照与饮水

1. 光照:雏鸪的光照时间和强度要适宜,1周龄内实行21~23小时光照,强度为15~20勒克斯。

一、场地与设备准备

在鹧鸪养殖过程中, 需要对场地与设备进行精心准备。具体包括对场地、笼舍、料槽和水槽的清洗、消毒工作。此外,还需备好配合饲料和添加剂,以及必须的药品。进雏前3~6小时,笼舍要进行预温。

鹧鸪养殖中,雏鸪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二、雏鸪应激管理与适应性训练

鹧鸪性格胆小,应激性高。因此,在雏鸪出壳后的30小时内,应进行应激因素的刺激训练,培养其适应能力。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或消除各种应激因素,保持场内安静,谢绝参观,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为减少啄羽、啄眼、啄肛等恶癖,雏鸪需要断喙。饲养密度过大不仅影响生长,且易导致啄癖。10日龄内的雏鸪为40~50只/平方米,10日龄至4周龄为30只/平方米,5~8周龄为20~25只/平方米。

育雏期饲料的准备包括配合饲料和添加剂,以及必须的药品。雏鸪喜干、怕湿,1周龄内育雏舍中的相对湿度以65%为宜,从第2星期起保持在55%~60%。保干防潮的主要措施是定时清除积粪。

育雏温度过高,雏鸪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增加;育雏温度过低,在热源下堆积,食欲下降,饮水减少。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三周至五周保持28,六周至七周保持26,八周至十二周保持24。

搞好卫生,坚持每天清理粪便,清洗水、食槽。出壳当天饮水加0.02%土霉素,以防胃肠感染。15~20日龄雏鸪用新城疫II系弱毒苗1:10稀释后滴鼻,每只2滴;45~50日龄时再用新城疫II系弱毒苗做第2次滴鼻;90~100日龄用新城疫I系弱毒苗做1:2000稀释进行肌注,每只0.5毫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