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危害小麦生长的病害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只是,小麦茎基腐病这一病害,犹如一颗定时炸弹,潜伏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一旦爆发,便会对小麦产量造成严重威胁。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危害小麦生长的病害
一、小麦茎基腐病害特征

小麦茎基腐病,顾名思义,主要危害小麦的茎基部。该病初期表现为根部褐变,严重时根部呈现深褐色,甚至死亡。小麦根部可能会出现红色或白色霉层。进入灌浆期,小麦上部穗出现枯白穗、穗小籽少、根部易折断等现象,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1. 农业措施

适期适量播种

增施磷钾肥和锌肥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适时浇水补墒

水质差的区域应引河水灌溉或打深水井灌溉

2. 药剂处理土壤

结合耕翻整地用低毒广谱杀菌剂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高锰酸钾等处理土壤

选用两种药剂兑水均匀喷雾垡面,然后旋耕或耙捞第二边地

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药剂可选用: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嘧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咪鲜胺铜盐+精甲霜灵拌种

在夏收或秋收时,将小麦秸秆或玉米秸秆清出病田外,不要再直接还田

5. 轮作换茬

重病田改种大蒜、圆葱、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多年小麦-玉米连作,或者连续几年秸秆还田,秸秆带菌残体中的致病菌在土壤中不断累积,这是小麦茎基腐病爆发和病症越来越重的根源

小麦茎基腐病对小麦产量影响巨大,越晚防治越难以控制。因此,在日常小麦田间管理中,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选对药剂,减少危害,确保产量。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小麦产量的病害,农民朋友需提高警惕,加强预防措施,确保小麦丰收。

防治措施 具体方法
农业措施 适期适量播种、增施磷钾肥和锌肥、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适时浇水补墒
药剂处理土壤 结合耕翻整地用低毒广谱杀菌剂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高锰酸钾等处理土壤
播种前使用杀菌剂 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药剂可选用: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嘧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咪鲜胺铜盐+精甲霜灵拌种
清理病残体 在夏收或秋收时,将小麦秸秆或玉米秸秆清出病田外,不要再直接还田
轮作换茬 重病田改种大蒜、圆葱、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危害小麦生长的病害

农业措施是基础。适期适量播种,增施磷钾肥和锌肥,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适时浇水补墒,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水质差的区域应引河水灌溉或打深水井灌溉,确保作物生长所需的水质。

药剂处理土壤是关键。结合耕翻整地,使用低毒广谱杀菌剂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高锰酸钾等,可以有效处理土壤中的病原菌。在耕翻或旋耕第一遍地后,选用两种药剂兑水均匀喷雾垡面,然后再旋耕或耙捞第二遍地。

此外,播种前使用杀菌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如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也是预防小麦茎基腐病的重要手段。药剂可以选用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嘧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咪鲜胺铜盐+精甲霜灵等,这些组合能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

小麦茎基腐病的监测和早期干预对于控制病害的扩散至关重要。如返青起身期,应定期检查田间的植株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如黄叶干尖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使用恶霉灵、甲霜恶霉灵或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清、嘧菌酯等药剂进行喷雾,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

同时,清理病残体也是防止病原菌传播的重要措施。在夏收或秋收时,将小麦秸秆或玉米秸秆清出病田外,不要再直接还田,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因为气候变化和农业种植模式的改变,小麦茎基腐病的挑战也在不断加剧。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抗病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小麦自身的抗病能力。

优化农业种植模式,如轮作换茬,减少病原菌的累积。

最后,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一旦发现疫情,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