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果实腐烂,由病原菌侵染引起
玉米果实腐烂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所致。蓟马、瑞典蝇等害虫在玉米上的普遍发生,造成的伤口为病原菌的侵入打通了通道。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不少农户反映,玉米果实腐烂现象时有发生。
发病规律阶段 | 传播方法 | 侵染源 |
---|---|---|
生长期 | 分生孢子通过种子、病残体及杂草等传播 | 种子、病残体及杂草 |
贮藏期 | 采收不及时、多雨天气、未晒干贮藏 | 穗腐病菌 |
穗腐病在玉米生长期的传播方法因病原菌而有所不同。例如,曲霉菌主要通过病菌传播,镰刀菌则可通过风雨等各种介质进行传播。发病适宜温度在15-25度,湿度在80%左右,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种植生育期合适的品种。
适当调节播种期,避开雨季,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早熟。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钾肥或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防止田间长时间渍水。
收获后及时晾晒脱水,剔除感病籽粒。
药剂防治,播前用200倍福尔马林浸种或用5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
玉米果实腐烂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玉米产量和品质。
玉米腐烂问题解析与防治实践
生长期:穗腐病在玉米生长期的传播方法因病原菌而有所不同。例如,曲霉菌主要通过各种病菌进行传播,镰刀菌则可通过风雨等介质进行传播。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通过种子、病残体及杂草等成为初侵染源,利用玉米植株产生的伤口进行入侵,然后孢子利用风、雨等进行传染。发病适宜温度在15-25度,湿度在80%左右。
贮藏期:玉米在贮藏期中也会有穗腐病的发生。如果在玉米成熟后采收不及时的话,那么会提高穗腐病的发病几率。例如,在安徽某农户的玉米田里,由于采收不及时,玉米果实出现了腐烂现象。
选用抗病品种,要不断更换新品种,种植生育期合适的品种。
适当调节播种期,尽可能使玉米孕穗至抽雄期避开雨季。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早熟,注意防治虫害以减少伤口侵染的机会。
加强田间管理,要增施钾肥或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降雨有积水时及时排水,防止田间长时间渍水。生育后期要促早熟,在籽粒进入蜡熟后期,实行站秆扒皮,以加快籽粒脱水。
收获后及时晾晒脱水,剔除感病籽粒等。
药剂防治:播前用200倍福尔马林浸种1小时或用5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腐烂现象,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在未来的种植过程中,我们应继续关注玉米腐烂问题,积极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