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鱼苗种繁育技术,探讨多宝鱼繁殖方法与生态背景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多宝鱼繁育及养殖技术,在生理、生态、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方面已取得突破,多宝鱼的养殖已成为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养殖行业。
阶段 | 操作要点 | 注意事项 |
---|---|---|
受精卵的孵化 | 在30ppm的PV碘溶液中消毒15分钟后,放入专用孵化器或孵化网箱内孵化 | 孵化密度一般为20万粒/立方米左右,水温控制在13℃ |
苗种培育 | 使用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开口和前期饵料,并进行营养强化 | 确保水质洁净,隔离有机杂质和原生动物 |
稚、幼鱼培育 | 适时调整育苗密度和饵料粒径,逐渐增加充气量和换水量 | 保持水体中的微生物平衡,防止水质恶化 |
多宝鱼又称南方鲆、大西洋漠斑牙鲆、美国漠斑牙鲆,隶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鲽亚目、鲆科、牙鲆亚科、牙鲆属,属深海底栖鱼类。在自然海域中,多宝鱼具有埋伏捕食的能力,主要以甲壳纲动物为饵料。
孵化后3周~4周左右,鱼体加宽加厚,基本完成了外形和内部结构的变态,进入稚鱼阶段。此时开始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卤虫无节幼体的投喂,全部改投配合饵料。第5周,其外形已基本接近成鱼,即进入幼鱼阶段,继续培养达到商品苗出池。
多宝鱼在13℃水温条件下经110小时~120小时的孵化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转移到苗种培育池。山东省日照市同翔多宝鱼工作室自2003年以来根据专家的经典理论结合自己操作上的创新,取得了多宝鱼育苗成活率10%以上、原色率80%以上的业绩。
在稚、幼鱼培育阶段,根据鱼苗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育苗密度,最终达到5厘米商品苗的密度在1000尾/立方米以下,同时调整饵料粒径,由开始驯化时的250微米~400微米到后期的0.8毫米~1.0毫米。这个过程中鱼苗体力逐渐增强,充气也由波浪状调至轻微沸腾状,换水量也要相应增加到15倍/天~20倍/天。
刚刚提到了多宝鱼苗种繁育技术,探讨多宝鱼繁殖方法与生态背景。,下面我们来说多宝鱼繁育技术解析与应用。
一、多宝鱼繁育技术发展历程多宝鱼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至关重要。使用三次过滤和一次沉淀的方法确保水质洁净,隔离有机杂质和原生动物。此外,保持适宜的充气量,使水体内饵料生物增加,有利于鱼苗生长。
多宝鱼具有生长快、品质优、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等特点,且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宝鱼养殖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