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80后小伙利用家乡鹌鹑资源,探索致富新路径

记者眼前的这位80后小伙,身姿挺拔,瘦削的身影在鸡舍间穿梭,他的双手沾满了泥土,却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在云南鲁甸,这个85后的小伙子,用家乡的鹌鹑资源,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致富之歌。

80后小伙利用家乡鹌鹑资源,探索致富新路径
姓名 家乡 职业 年收入
何达开 云南鲁甸 鹌鹑养殖合作社发起人 月入7万元
郎泽兵 四川眉山 鹌鹑养殖大户 年实现鹌鹑配套产业链收入3.5亿元
刘板筋 河南延津 鹌鹑养殖专家 年收入一百多万

何达开说,他与鹌鹑的缘分始于10年前,那时他还在昆明的一家养殖场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市场上鹌鹑蛋供不应求,这让他看到了商机。回到家乡后,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养鹌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郎泽兵的故事同样充满传奇。他从小对鹌鹑就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更是将这份兴趣转化为事业。他通过养殖鹌鹑,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还带领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刘板筋则是在大山里发现了商机。他利用家乡的自然资源,采用生态饲养模式,将鹌鹑养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出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

这些80后的小伙子,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在鹌鹑养殖这个领域开辟出了新的天地。他们的成功,不仅为家乡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激发了人们对农业发展的信心。

养殖项目 养殖数量 年收入
鹌鹑养殖 10000只 近10万元
鹌鹑养殖 3500只 未透露
鹌鹑养殖 未透露 一百多万

这些数据只是他们致富之路上的一个缩影,他们的故事还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像他们一样,在农业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梦想。

80后小伙利用家乡鹌鹑资源,探索致富新路径。的内容结束,现在进入鹌鹑养殖:80后家乡致富新篇章。

记者眼前的这位青年,身高1米78,身材高挑,略显清瘦,身着工作服,头戴袖套,脚穿筒靴,正忙碌地在鸡舍中清扫鸡粪,细心地喂食,观察着每一只鹌鹑的生长状态。

云南鲁甸85后青年返乡养鹌鹑,月入7万,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何达开表示,他与鹌鹑结缘已有10年,离开家乡前...

80后小伙利用家乡鹌鹑资源,探索致富新路径

本期子牙童趣三农致富能手,讲述四川眉山的陈豫川带领数千农户养鹌鹑,年实现鹌鹑配套产业链收入3.5亿元,户均增收8万元的致富故事。

每天卖800斤鹌鹑蛋,一月纯收入近7万元。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火德红镇南筐村,一颗小小的鹌鹑蛋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蛋”。谁也想不到,作为养殖合作社发起人的何达开,4年前仍然负债10余万,如今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还清债款,还扶持带动周边村民踏上了脱贫的道路。

就这样,郎泽兵开始帮家里照料3500只蛋鸡,给父母当助手。“每天就是喂饲料扫鸡粪,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郎泽兵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做点什么。一次偶然的机会,郎泽兵去县城卖鸡蛋,了解到市场上鹌鹑蛋销售不错,但蛋源很紧张。郎泽兵回到家,和父母商量准备养鹌鹑,父母不仅全力支持,还在最短的时间帮其打理出了近300平方米的鸡舍。

刘板筋出生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的一个小村庄里,记得小时候刘板筋经常跟几个小伙伴去村后的山上打野味,什么野鸡,野兔,鹌鹑都抓到过。有了这个...

2010年春节,郎泽兵回家过年,没有带回任何积蓄的他显得闷闷不乐,父亲郎洪林看出儿子的心思。“出去路不好走,那就回家来开辟一条路。”郎洪林鼓励儿子,年轻人不要气馁,总有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父亲的帮助和鼓舞下,郎泽兵重新树立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我还年轻,我怕什么?我相信自己可以的。”

这个脸上稚气未脱的小伙叫郎泽兵,今年24岁,乐至劳动镇庙山村人。2006年中专毕业后,跟所有有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他选择外出打工,学习机电专业的他很快在广州一家工厂找到一份加工汽车配件的工作。“人家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无奈。”郎泽兵说,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基本能维持每日的开销,实在没有任何盈余。随后的四年,郎泽兵辗转深圳、浙江等地打工,收入也并不可观,郎泽兵对自己的未来开始彷徨起来,“以前想得挺美好的,出去打工挣了钱,回家孝敬父母,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但有时工资用完还要靠父母救济,这个不是我想要的。”

打工仔成“月光族”

四川小伙返乡养鹌鹑,带领上千农户致富,一年净赚2个亿!本视频由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提供,20757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下载客户端2.1万次播放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9日 8 186 收藏 四川小伙返乡养鹌鹑,带领上千农户致富,一年净赚2个亿! 接下来播放 创作中心消息

福建穷小伙投资2万养泥鳅,一年狂赚100万,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小伙种的蘑菇不一般,一斤卖120元,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现在,郎泽兵成家并育有一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每天晚上10点是鹌鹑大量产蛋的时间,郎泽兵和妻子到鸡舍去捡蛋装盒,第二天一大早送去市场卖,“现在我也是为人父母了,能够体会到养育子女的不易,我想给女儿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所以我要更加努力。”郎泽兵说,等时机成熟时,扩大养殖规模,让鹌鹑蛋走出县城,走出四川,让更多的人吃到他家的鹌鹑蛋。

探索鹌鹑全生命周期生态饲养模式,修缮开发家乡的古厝、开拓乡村旅游。

于是他决定,利用原先养兔子的设施,转成养鹌鹑。鹌鹑养殖讲述三农致富标兵创富故事,挖掘草根人物致富故事。买来种兔进行繁殖,为了解决养兔饲料的问题,他充分利用当初卖饲料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大学兽医专业学到的相关知识,自主研发出了肉兔专用饲料,并给它取名为金字塔。

从此背上了10余万元的医药费欠债。不幸降临,原本活泼勤奋的何达开沉沦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又借钱买了一辆货车,“当时就想着我也还年轻,还可以再拼一把。” 何达开回忆说,当一辆车等待装货时,自己就去驾驶另一辆已装好货的车前往目的地,就这样利用装货的间歇一直循环往复,希望...

回家开辟致富路

一次在给客户送材料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当地很多人都从事鹌鹑养殖,经过仔细询问,他发现鹌鹑是个不错的致富项目。第一批鹌鹑的成功售出,更加坚定...

去年1月,郎泽兵进购了10000只鹌鹑,成为了当地养鹌鹑的第一户。虽说禽类的喂养方式大同小异,但还是让是郎泽兵吃了不少苦头,“毕竟蛋鸡和鹌鹑的生活习性还是不一样,必须要区别对待。”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的郎泽兵没有向困难低头,他购买了大量的养殖书籍,学习相关知识,并上网请教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郎泽兵悉心的照料下,鹌鹑的产蛋量趋于平稳,每天产蛋7000―8000个,蛋质优良,批发销售为1角2/个,7元/斤,主要销给当地商贩和各大超市,年收入近10万元。相比以前“月光族”的窘迫,郎泽兵体会到了喜悦。

小鹌鹑的致富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