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结球生菜生长周期一般为50-60天

种植时间 土壤条件 水分条件
9月下旬至11月中旬 微酸性土壤,有机质丰富 幼苗期需湿润,发棵期需适量水分

结球生菜,其叶片在生长过程中会逐渐抱合成球状,这类生菜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通常需要100至120天的时间才能从播种到收获。当生菜长到一定程度,其叶片开始抱合成球状,这就是结球生菜的标志。

结球生菜生长周期一般为50-60天

种植结球生菜的时间选择至关重要。一般建议在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种植。此时,气候适宜,有利于结球生菜的生长。

在种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等,虫害有蚜虫、斑潜蝇等。针对病虫害,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扩大防治难度。

为了方便浇灌和排水,可作畦种植,畦面宽55-60厘米,沟宽30-40厘米,沟深25-30厘米。收之前的半个月可适当控水,使叶球紧密。一般,采收之后及时出售,储运适宜温度在1-5度,可延长保存时间。

结球生菜的生长周期较长,在生长期要多次追肥。定植后的4-6天左右,追施进行第一次追肥, 追肥可用速效氮肥,以促进叶片和根系的生长。

播种之后25-30天,结球生菜的幼苗有4-6盘真叶的时候可进行移栽,移栽之前要炼苗3-5天。移栽之前先对苗床或者育苗盘浇一次透出,这样取苗的时候不容易损伤根系。

选地好地块之后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大概在20-25厘米左右即可。深耕土地的同时可以施入有机肥作为底肥,有机肥的用量一遍每亩1500-2000千克左右。

结球生菜结球以后,每亩用复合肥20千克,配合钾肥7.5千克,在两行直间开浅沟将肥料施入其中,然后覆土掩盖,施肥之后要浇一遍水,浇水的量以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浇水一般在沟内灌水,让水慢慢渗透到根部,不要在畦面上直接浇水,以防止发生软腐病。以后可结合施肥,每隔7-10天浇一次水,一直到采收之前。

采收的标准一般根据经验而定,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用双手按压叶球的两侧,感觉结实不软就可以采收了。

结球生菜适宜的发芽温度在15-20度之间,温度最高不宜超过28度,否则会不发芽。

结球生菜喜光,所以种植地块要求有足够的阳光,这一点只要周围没有大树或者其它遮挡物都是可以的。结球生菜不耐旱也不耐涝,所以地块要有较好的排灌条件。

结球生菜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播种之前 要对种子进行催芽, 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几分钟,水温不能超过30度。

移栽之前的3-5天要适当通风进行炼苗,以提高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之后将种子捞出用湿布包起,放在15-20度的环境中进行催芽,一般2-3天的时间待种子80%以上露白的时候即可播种。

对于霜霉病可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溶液或者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00倍溶液进行喷雾。

刚刚说了结球生菜生长周期一般为50-60天。,现在继续说结球生菜种植,50-60天收获新趋势。

刘慧琳

结球生菜生长周期一般为50-60天

育苗时可选择育苗杯或育苗盘,基质可用园土、堆肥、谷壳混合,每穴播种2-3粒种子,覆盖细土,浇透水后用稻草保湿,放置在大棚或温室内等待出苗。

生长周期方面,结球生菜为100-120天,不结球生菜则为60-90天。生菜四季均可播种,主要在春秋两季。选择合适的种子进行催芽播种,保证土壤松散排水,栽植时芽端向下,浇透水。生菜的生长周期并非固定,不结球生菜为60-90天,结球生菜为100-120天。

不同品种的结球生菜采收时间不同,早熟品种约55天可采收,中熟品种约65天,晚熟品种约75-85天。采收应在8-9成熟时进行。

病虫害防治方面,蚜虫可用蚍虫林或啶虫脒防治,斑潜蝇可用阿维菌素乳油防治。

定植后浇一次透水,缓苗结束后3-5天再浇一次水。结球生菜不耐寒也不耐旱,10度以上的气温下种子即可发芽,18度为最佳发芽温度,3-4天即可出芽。气温超过30度,发芽将受阻。生长期约为60-80天。

王唯

空穴深度不宜过深,只需埋入幼苗即可。移栽完成后浇一遍定根水,经过3-5天缓苗后即可进行正常的浇水和施肥。

在合适的温度下,种子几天即可出芽。出芽后可揭开稻草,接受适量的阳光照射,以促进壮苗。

本文详细介绍了结球生菜的种植时间、条件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2、土壤条件

结球生菜适宜微酸性土壤,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种植,保水、保肥力强,产量高。在干旱缺水的土壤中种植,根系发育不全,生长不充实,菜味略苦,品质差。

结球生菜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不能干燥也不能太湿,太干苗子易老化,太湿苗子易徒长。发棵期,要...

之后浇水时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播种后15天左右浇一次稀薄的尿素水,促进幼苗生长。幼苗有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

以后可随浇水每隔7-10天追施一次淡肥水,追肥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4-5公斤即可。

结球生菜可采用双行种植,株距30-40厘米,行距30-35厘米,每亩株数4000-5000株。移栽时一边打孔,一边种植,避免幼苗长时间暴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