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批转基因克隆牛后代成功繁育
据专家介绍,牛肉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肌肉间脂肪含量。牛肉消费的特点与猪肉不同,猪肉越瘦越好,而牛肉是肌肉间含有一定量的脂肪为最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理石花纹状牛肉”,其口感和营养为消费者所喜爱,目前以进口为主,价格较高。
牛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养殖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突破一 | 通过体细胞转基因克隆技术获得的转基因牛具有正常繁育功能,说明克隆牛能够扩繁其种群数量。 |
突破二 | 通过对小牛的检测,含有脂肪性脂肪连接蛋白基因的基因已在其身上进行繁衍,并稳定整合,表明该基因能够一代代传承。 |
突破三 | 通过对土壤环境指示生物蚯蚓以及转基因牛圈舍周围土壤中微生物等的生态环境指标的测定,未发现转基因牛对周围环境有不良影响。 |
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负责人、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倪和民表示,这头第二代转基因小牛来之不易,其母亲“妞妞”经过团队3年的努力,才于2012年8月1日在北京农学院综合试验基地诞生,刚出生时身体瘦弱,无法主动进食,后经过团队人员悉心照顾,“妞妞”达到性成熟,可以履行繁殖后代的任务。
据新华社9月14日报道,2012年出生的首批含有脂肪性脂肪连接蛋白基因的体细胞转基因克隆牛“妞妞”成功繁育后代,第二代转基因小牛出生后...
2014年11月2日,团队为“妞妞”准备了由全国畜牧总站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提供的秦川牛冷冻精液,并对其进行了人工输精,完成配种。历经299天,终于在今年8月28日凌晨顺利产下第二代“转基因小牛”,体重17公斤,雌性。截至9月12日,小牛已满半月,各项体征正常,身体健康。
国务院新闻专题政策服务问政数据国情9月15日,在北京农学院位于平谷的试验基地,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
讲完我国首批转基因克隆牛后代成功繁育,标志着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让我们转向我国转基因克隆牛应用前景广阔。
据倪和民教授介绍,我国在体细胞转基因克隆技术方面取得了三大突破:通过这项技术获得的转基因牛具有正常的繁育功能,意味着克隆牛能够繁衍后代;检测结果显示,含有脂肪性脂肪连接蛋白基因的基因已在其身上繁衍并稳定整合,表明该基因能够遗传;最后,对转基因牛及其圈舍周围环境的生态环境指标进行测定,未发现对周围环境有不良影响。
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我国转基因克隆牛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牛肉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还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