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山东探索规模化养驴,推动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

而目前,阿胶的发源地——山东聊城,正在发起一场规模化养驴的运动。2006年起,东阿阿胶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云南大理等地开始探索与农户合作,以合作社的方式养驴。规模化养驴“有皮下锅”。

山东探索规模化养驴,推动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

提出了“政府+企业+银行+合作社+养殖户”养驴模式:政策方面,有土地协调、相关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有10万元到30万元不等的补贴。

据畜牧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9月,全市建设规模化养驴场107家,扶贫养驴场100家;全市存栏约4.5万余头。探索养驴保险赔付模式。依据规模化养驴示范场验收标准,经企业申报,市县两级检查验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5个养驴规模化示范场通过检查验收,已兑现奖励资金660万元。

年份 规模化养驴场数量 扶贫养驴场数量 存栏量
2016年 107家 100家 约4.5万余头
2020年 待定 待定 待定

中国山东网聊城10月12日讯 10月12日上午,聊城市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绍军做客市长热线,接听了市民的热线电话,对市民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详细介绍了聊城市养驴产业的发展。

将养驴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着力推广养驴扶贫特色模式。与此同时,还鼓励规模化养殖,对养殖规模超过3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驴示范场,根据养殖规模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

产业经营、政策支持、金融扶持“六项措施”,加快驴业转型发展。统筹财政支农、现代畜牧业发展平台、粮改饲、良种工程、农业开发等项目,支持驴业转型升级。

在我国,养驴始于殷商时期,据《吕氏春秋》、《史记》和《盐铁论》等古籍记载,驴作为重要畜力和交通工具,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济南: 养殖场规模打造“黑驴”产业链 IPTV 济南: 养殖场规模打造“黑驴”产业链 来源:齐鲁网编辑: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6日 简介: 济南...

驴 近日,为了推进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经山东省政府同意,由省畜牧、发改、科技、财政、金融办等部门制定了《加快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建立由山东省畜牧、发改、财政、科技、金融办“五个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采取优化布局、良繁体系、养殖生产、产业经营、政策支持、金融扶持“六项措施”,加快驴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阿胶是中国流传了2000多年的中医瑰宝,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由于原料——驴皮近年来的紧缺,这项技艺的传承面临着危机。

“现在在农村地区,能看到一头毛驴已经是稀罕事了,而20年前,农村到处可以看见驴车。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不到20年,就要上动物园去看毛驴了。现在驴已经不够用了,再没有人养驴,我们的阿胶都没法生产了。”说起当前“驴子不够用”的现状,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一脸焦虑。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驴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孙玉江表示,以前山东是全国养驴的重要区域,但如今,整个山东的驴存栏量尚不足10万头,整个行业无“皮”下锅的窘态可见一斑。

驴子快被吃完了

实际上,不只是山东,全国各地的驴数量都在急剧下降。根据《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最近20年间,中国的驴存栏量逐年下滑,到2013年,全国驴存栏量仅为603万头,这比1991年的1120万头足足少了500多万头。2000年至今,全国每年的毛驴出栏量一直维持在200万头左右。

驴的数量越来越少,驴皮的价格这几年也水涨船高。数据显示,10年间,驴皮的价格差不多翻了100倍。

孙玉江表示,驴子的数量在过去20年间以每年5%的速度锐减,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用作役使或驮物的驴越来越少,很多驴都被宰杀。二是驴的经济价值没有被充分开发出来,农民养驴的积极性不高。三是阿胶、驴肉等行业对驴的需求量猛增,每年新增的驴满足不了需求。“每年新出栏的驴子都被吃掉了,并且已经不够吃了。”四是驴的养殖周期长,一头驴长成成驴要两年,驴一胎只能生一个,所以数量增加十分困难。

聊城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王鲁表示,目前全国毛驴仅600万头,但聊城市阿胶企业每年加工阿胶的全部产能需要400多万张驴皮,现在实际能收购到100多万张驴皮,仅达到全部产能的1/4,毛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阿胶产业发展的瓶颈。

利润大诱发阿胶造假

阿胶究竟有多火?2014年,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21亿元。

在供需矛盾下,假阿胶来了。假阿胶最假的是原料——假驴皮。驴皮供应商卖的驴皮分两种:带毛的和不带毛的。带毛的多为真驴皮,一斤60元左右。而不带毛的驴皮,据业内人士说,多是骡子皮、马皮等,价格约30元一斤。当地知情人士透露,不少阿胶厂商都会用不带毛的皮制胶,普通人看不出来。

不仅价格昂贵的阿胶造假,就连价格跟着上涨的驴肉,假的也不少。在山东,按照一头毛驴500斤、出肉率39%、每斤30元、每年出栏200万头计算,驴肉产业一年的产值高达上百亿元。倘若加工过,价格会更高。有利可图,便有不法商贩注水贩卖或是掺假。

对于阿胶市场的造假,秦玉峰颇为纠结,“这个问题不容回避,但谈得太多,我又怕整个行业受影响。”

他说,作为阿胶行业的龙头企业,东阿阿胶是阿胶造假的最大受害者。东阿阿胶每年用于自己企业产品的打假费用超过1000万元。“为什么造假?因为稀缺。如果不稀缺,谁愿意造假。”

秦玉峰说,“没有驴皮,东阿阿胶都不存在了,驴皮就是我们的命。”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专家组组长张伯礼告诉记者,阿胶行业的造假并不意外,“阿胶不是一个企业的,它是行业的,现在大家都在从事这个产业,一些小企业存在不规范投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玷污了阿胶品牌。”

国内一位从事阿胶行业20年以上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阿胶行业造假的确非常严重,每年市场上销售的假阿胶大约是真阿胶的3倍,这给整个行业形象带来极大影响。

在原料价格相差悬殊的情况下,阿胶产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一种是个别企业以次充好,使用牛皮、马皮的下脚料熬制阿胶,这种阿胶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一种是龙头企业,坚持使用100%优质驴皮熬制阿胶,这种产品价格肯定会相应更高。

规模化养驴“有皮下锅”

驴子不够用,怎么办?自己养。

而在秦玉峰看来,规模化养驴,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东阿,驴皮的价值只占整个驴收益的1/10都不到,规模化养驴就是要把养驴的收益向农民和其他链条输送,刺激农民养驴的积极性。

不过,东阿阿胶养驴技术顾问秦树生表示,规模化养驴最大的问题是成本过高。每养1万头驴,成本都在500万元以上,要养100万头驴,成本是惊人的。这些,单靠企业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发动农村的养殖户。所以必须在驴肉、驴皮之外,开发驴的其他价值,这些就需要政府支持。

孙玉江也是这种看法,他说,中国的驴产业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要解决眼下这场“驴”危机,必须加大对活体驴产业链条的开发,把这条产业链条拉到最长。

驴子浑身是宝,赚钱的地方还很多,比如说,孕驴血可以用于生物制药,用来制作血清,孕驴尿可以用来制作激素,每项每年至少可以增收2000元。驴奶的价格也远高于牛奶。加上这些项目,每头驴每年的经济价值应该能达到2万元以上。

孙玉江认为,当前对驴产业的开发还远远不够,一头驴的价值的开发,连10%都不到。

提高产能“扶正祛邪”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表示,阿胶今后仍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预计未来仍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通过规模化养殖,确保阿胶原料的正宗,稳定阿胶产量,就可以抑制假阿胶在市场上的份额,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秦玉峰也表示,胶类中药企业在质量标准构建方面是一块“短板”。因为制胶原料供应短缺,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秩序。而传统的鉴别真伪方法存在一定漏洞,无法满足市场快速鉴别和打假的需求。

张伯礼也表示,这与产业门槛过低不无关系。一些造假企业正是打着药食同源的幌子,行阿胶造假售假之实。他说,有些阿胶制品是食品,不属药监部门监管;而正因为是食品,质监部门不管其疗效。造假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一监管上的漏洞。阿胶成了唐僧肉,谁都想来啃一口。这对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乃至阿胶这项传承了2500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很大伤害。“对阿胶生产企业,只要发现造假,应立即勒令停产;再发现,应吊销产品生产文号。”他说。

“可以借鉴中药注射剂行业的做法,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中药注射剂再评价补充管理办法,并正在征求意见之中,中药注射剂标准提高后,那些达不到要求、不能够从事中药注射剂生产的企业,可以退市或改为生产固体制剂。对阿胶行业也应该这样。”张伯礼说,目前我国驴皮资源紧缺,更应该按标准生产,不能粗制滥造。

如果全国驴的存栏量能恢复到1200万头,那么,全国规范化生产的阿胶产能将能提升40%以上,届时,整个阿胶市场的品类形象将大大提升。

驴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养殖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山东探索规模化养驴,推动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山东驴业新篇章:规模化养殖引领转型潮。

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山东省,自古便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多样的养殖业。在这片土地上,一项名为“规模化养驴”的运动正在悄然兴起,不仅为驴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引领着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山东探索规模化养驴,推动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
挑战与机遇并存:驴业转型的迫切需求

过去,驴在山东及全国范围内曾是重要的役畜和交通工具,但因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驴的需求量逐渐减少,导致驴的存栏量逐年下降。与此同时,阿胶产业的兴起使得驴皮需求量大增,驴的数量锐减成为制约阿胶产业发展的瓶颈。面对这一挑战,山东聊城等地开始探索规模化养驴的新模式,以应对市场对驴产品的需求。

创新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在规模化养驴的过程中,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山东聊城等地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如驴舍建设、饲料配制、疫病防控等,以提高养殖效益。同时,还探索了养驴保险赔付模式,为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

产业链延伸:多元化发展

为了实现驴业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等地积极拓展驴产业链,将驴肉、驴皮等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例如,驴肉产业一年的产值高达上百亿元,驴奶的价格也远高于牛奶。通过产业链延伸,驴业不仅为养殖户带来经济收益,还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