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冬鹅提高效益的关键在于科学饲养和疫病防控
因为季节的变迁,冬季养鹅成为许多养殖户关注的焦点。如何在寒冷的冬季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科学饲养和疫病防控。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课题。
在进养雏鹅前半个月,对鹅舍、饲养场进行彻底消毒,确保环境清洁。饲养用具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使用前放在阳光下曝晒1-2小时。
二、温度与湿度刚出壳的雏鹅由于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要求保持棚舍内温度与湿度相对稳定。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摄氏度,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摄氏度,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摄氏度,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摄氏度,相对湿度65%-70%;21日龄以后可逐渐脱温。
群养雏鹅以每群500-600羽为宜。根据雏鹅的体型大小及生长情况,不断调整饲养密度,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的每平方米饲养18-25只,7-15日龄的饲养12-15只,15-21日龄的饲养7-10只。
四、饲养管理雏鹅出壳后12-24小时内先饮水,每公斤饮水中最好添加1克复合维生素。初开食雏鹅消化能力弱,饲料可用半熟米饭,做到生而不硬,熟而不粘,成颗粒状,一撤就开,并用温沸水洗至米饭不粘,日喂6-8次;晚上最好加喂1次,喂至6-7成饱即可。育雏室要保持清洁、干燥、空气流通,睛暖天可将雏鹅放到室外活动2-3次,每次半小时。
五、疾病防治疾病 | 防治措施 |
---|---|
禽出败 | 25-30日龄雏鹅每只肌注禽出败菌苗1.5毫升 |
小鹅瘟 | 出壳24小时内的雏鹅,在开食前就应采用小鹅瘟血清进行预防注射,每只0.5毫升;治疗量则需加倍 |
感冒 | 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可用四环素15-20毫克或磺胺嘧啶100-200毫克内服。舍内空间消毒,可在封闭的鹅舍内用食醋熏蒸半小时,然后打开窗户 |
绦虫病 | 绦虫对雏鹅危害严重,可用硫双二氯酚治疗,按每公斤体重100-120毫克一次口服 |
1. 通过优化饲养管理,提高鹅群整体健康水平,降低疫病发生概率。
2. 运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技术,对病原体进行快速鉴定和分型,为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3. 增强疫病防控意识,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能力,实现疫病防控与养殖效益的平衡。
冬季养鹅,科学饲养和疫病防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以上措施,相信养殖户们能够在寒冷的冬季收获丰硕的成果。
一、冬鹅养殖的挑战与机遇综合防治是冬鹅养殖的关键。严禁从疫区引进鹅苗,加强鹅群观察,发现病鹅及时处理。保持舍内空气清新,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
七、经济效益分析 冬鹅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在春节期间市场需求旺盛,售价较高。经过大约2个月的饲养,每只鹅的体重可达到6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八、未来展望:科技助力养殖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