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养殖需掌握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黑鱼,作为我国常见的食用性鱼类,因其体型较大、生长迅速、营养价值高而备受市场青睐。只是,黑鱼养殖并非易事,要想提高养殖效益,必须掌握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每天早晚巡查池塘,仔细观察黑鱼的投喂情况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亩投放8000-9000尾左右为宜,具体放养密度取决于水体条件和养殖规模。
1. 水质控制高温季节一般每7天更换1/3池水,半个月更换3/5池水,根据水质情况,合理投喂饲料喂养。
鲜饵料:黑鱼为肉食性鱼类,目前仍以小杂鱼为主,淡水和海水小杂鱼都可以。养殖初期,对于规格较大的野杂鱼经切碎后投喂,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左右。
2. 鱼种消毒黑鱼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面积、饲养技术和饲料等各种因素来决定。保持水质清新,选用新鲜无病的饵料鱼投喂,投喂前可先用3%~5%的食盐溶液浸泡10-15分钟。
黑鱼养殖应投放大规格优质鱼种,规格在10-15厘米左右,每亩投放2000~2500尾,并可套养200~300尾大规格花白鲢鱼种。
二、黑鱼饲料投喂技巧投饵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日投饵2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摄食旺盛时,傍晚可再投喂一次。
束,如果因为种源的不同我们可以陆陆续续的放养,放养的密度最好在每平方米10到15只左右,按照网箱的规格来确定黑鱼的数量。避免密度过大的情况产生,因为如果数量一旦过多的话,黑鱼就会产生自相残杀的现象,但是密度也不能太小,这样我们也赚不到什么钱,黑鱼是一种食肉的鱼类,所以我们必须要投入...
鱼种入塘前10~15天进行清塘消毒。带水清塘消毒,一般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
黑鱼在高密度养殖后,容易发生疾病,主要是出血病、腐皮病、疥疮病等,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半月每亩用二氧化氯100克对水全池泼洒,内服恩诺沙星、败毒散等。
四、高效养殖黑鱼案例分析东台市东台镇卞团村渔业科技示范户薛正祥,在东台市渔业指导站科技入户专家的指导下,利用50亩内塘水面采用黑鱼高效单养模式,经过一个周期的精心饲养管理,共收获黑鱼165820kg,亩平3316.4kg,产值298.476万元,纯效益达45.72万元,创造了亩平纯收入9144元的好效益。
在东台市东台镇卞团村,有一位名叫薛正祥的渔业科技示范户,他凭借对黑鱼养殖的独到见解和精细管理,成功打造了一个高效养殖模式。
水质管理:精细调控,保障黑鱼健康薛正祥的成功案例表明,黑鱼养殖只要掌握好水质、饲料和病害防治这三个关键环节,就能实现高效养殖,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