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苗饲养需掌握适宜温度、湿度、饲料等关键技术
鹅苗的饲养,是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想让鹅苗健康成长,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饲料等关键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鹅苗年龄 | 适宜温度 | 适宜湿度 |
---|---|---|
出生至6天 | 28℃左右 | 60-70% |
7至14天 | 25℃左右 | 60-70% |
15至25天 | 22℃左右 | 60-70% |
26天以上 | 20-25℃ | 60-70% |
鹅苗的绒毛较为稀疏,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敏感。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鹅苗健康成长。
1. 精料满足:饲料中蛋白质要达到21%左右,以满足鹅苗增重所需的营养。
2. 多给青料:在喂养饲料的过程中,多给鹅苗一些青、粗饲料,有利于鹅苗锻炼消化系统,防止啄癖发生。
3. 饲养管理:保证育雏室的温度,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32度-34度之间,在给鹅苗喂食时,可以每天饲喂4-5次小米和碎玉米等饲料。
三、鹅苗疾病防治1. 注射疫苗:在小鹅出生一天之后就需要对它注射疫苗,防治小鹅瘟。
2. 预防感冒:鹅苗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是很容易感冒的,而且由于感冒导致死亡的概率非常大,这也是很多人养不活鹅苗的一个主要原因。
3. 消毒防病:在培育鹅苗的前7天最好是每天上下午各清扫一次,同时早晚各消毒一次,消毒用百毒杀即可。7天以后每隔2-3天消毒一次。
2. 强弱分开:将强壮的鹅苗和弱小的鹅苗分开,避免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
鹅苗的饲养需要细心照顾,尤其是在温度、湿度、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提高鹅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鹅苗养殖:因地制宜,科技助力在广袤的乡村田野,鹅苗养殖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我们以某地鹅苗养殖为例,探讨如何因地制宜,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养殖效率。
温度调控:鹅苗成长的“恒温器”此外,养殖场还根据鹅苗的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例如,在育雏初期,以小米和碎玉米为主,逐渐过渡到全价饲料。
鹅苗易感染疾病,疫苗注射是预防的关键。某养殖场在鹅苗出生后一天内,便对其进行了小鹅瘟疫苗注射,有效降低了疾病发生率。
科技助力:鹅苗养殖的未来展望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鹅苗养殖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未来,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有望实现鹅苗养殖的精准管理,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