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扁豆白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

扁豆,作为一种重要的豆科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只是,扁豆白星病这种真菌性病害,却常常给扁豆种植带来不小的困扰。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种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扁豆白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
扁豆白星病的危害

症状扁豆白星病主要侵染叶片,叶片染病后,初现紫红色小斑点,后发展成淡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后期病斑灰白色,周围常具暗紫色边缘,病斑表面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大斑,终致叶片坏死干枯。

影响夏、秋露地栽培发病较重,通常株发病率高达60%~80%,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提早坏死干枯,明显影响扁豆生产。

防治要点
防治措施 具体方法
精选无病种子 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茬口轮作 重病地块实行与非豆科作物2年以上轮作
加强管理 生长期适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药剂防治 必要时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威尔达甲托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案例分析

在某地区,一农户种植的扁豆因白星病导致产量损失严重。通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该农户的扁豆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具体从实施防治前后的产量对比来看,产量提升了30%。

此外,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适时浇水等,也有助于提高扁豆的抗病能力。

扁豆白星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对扁豆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希望本文能为扁豆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病害症状与发生特点
扁豆白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

①种子处理:选用无病种子,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

②茬口轮作:重病地块实行与非豆科作物2年以上轮作,降低病害传播风险。

③加强田间管理:生长期适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威尔达甲托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三、效果评估

通过上述防治措施的实施,该地区扁豆白星病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据种植户反馈,防治后叶片病斑明显减少,产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未来,因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针对扁豆白星病的防治方法将会更加多样化,为我国扁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