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秋季青虾与鱼种混养,每亩纯利润可达6000元

青虾,作为太仓地区池塘养殖的明星品种,近年来却遭遇了种质退化、规格偏小、产量不高等问题。为了打破这一僵局,许多养殖户开始尝试青虾与其他鱼种混养的新模式。本文将为您揭秘这一模式背后的经济效益,看看每亩纯利润究竟有多高。

秋季青虾与鱼种混养,每亩纯利润可达6000元
混养模式:青虾与鱼种的完美搭档

在混养模式中,青虾与鱼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以草鱼和南美白对虾为例,草鱼为青虾提供遮荫,减少青虾的应激反应;而青虾的排泄物又为草鱼提供天然饵料。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使得混养池中的鱼虾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鱼种 放养规格 放养密度 成鱼规格 市场价格
草鱼 三两/尾 500尾/亩 2斤7两/尾 4.6元/斤
南美白对虾 1.2-2.5厘米 6公斤/亩 200尾/公斤 220元/公斤

通过混养,不仅提高了鱼虾的产量,还降低了养殖成本。以草鱼为例,去年草鱼种的价格高达7元/斤,而混养模式下的草鱼种仅需3.5元/斤,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技术要点:确保混养成功的关键

要实现青虾与鱼种混养的高效益,以下技术要点不容忽视:

选择合适的混养品种,确保鱼虾相互促进。

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科学投喂,确保鱼虾营养均衡。

做好病害防治,降低损失。

荻垛镇科技入户示范户刘小粉,养殖面积6亩,采用青虾与河蟹混养模式。去年,他收获了66公斤的青虾,平均价格为220元/公斤,产值14520元;529公斤的花白鲢鱼种,平均价格14元/公斤,产值7406元;485公斤的草鱼鱼种,平均价格26元/公斤,产值12610元;58公斤的鳊鱼鱼种,平均价格20元/公斤,产值1160元。4亩混养池塘合计总产值35696元,扣除各项成本后,获利23786元,亩均效益达5946.5元。

秋季青虾与鱼种混养模式,不仅提高了鱼虾产量和品质,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掌握相关技术要点,养殖户们可以轻松实现每亩纯利润6000元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混养模式,为我国渔业发展贡献力量。

青虾养殖新篇章:太仓模式助力增收

秋季青虾与鱼种混养,每亩纯利润可达6000元

沙溪镇项桥村渔业科技示范户陈惠林,在技术指导员的帮助下,开展了春虾养殖和秋虾与鱼种混养的试验。他选择了2个2亩的池塘进行混养,水深约1.5米,每池配备1台1千瓦的增氧机。混养池中,陈惠林放养了规格在1.2-2.5厘米之间的虾苗,每亩6公斤。经过两年的摸索,陈惠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苗种准备:水质培肥是关键

在苗种放养前,陈惠林对池塘进行了精心准备。鱼种暂养池塘在4月中下旬清淤修整后,排干池水,用生石灰消毒。混养池塘在6月中旬春虾捕捞结束后,清淤曝晒,然后进行消毒。此外,陈惠林还在虾苗放养前一周,对混养池进行了培肥水质,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以培育浮游生物。

混养细节:科学管理是保障

在混养过程中,陈惠林注重科学管理。他全程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并根据天气、水质、吃食等情况调整投喂量。同时,他还定期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改善水环境,防止病害发生。在捕捞上市时,陈惠林用地笼捕捞青虾,用拖网起捕冬花鱼种。

效益分析:亩均增收6000元

去年,陈惠林的混养池塘总产值为35696元,扣除各项成本后,获利23786元,亩均效益达5946.5元,比单一的秋虾养殖的亩均效益提高了2000元以上。这一案例表明,青虾与鱼种混养模式具有显著的增收潜力,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因为混养模式的成功实践,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尝试这一模式。未来,当地政府和技术推广部门将继续加大对混养技术的推广力度,帮助养殖户提高效益,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