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马湖银鱼开捕,探寻江苏最大淡水湖鱼类资源
资源名称 | 资源特点 | 产量情况 |
---|---|---|
骆马湖银鱼 | 洁白透明,形似根银条,味滑腻鲜美,回味悠长 | 近年来产量波动较大,今年迎来大丰收 |
作为骆马湖“三宝”之一,骆马湖出产的银鱼曾一度享誉盛名,历史上湖区银鱼有雷氏银鱼、寡齿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
在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种群数量容易产生大幅度变化,出现鱼产量的波动,如湖泊的水位变动、水质变化、气象等环境条件,对湖区银鱼种群数量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渔民们开心地展示收获,宿迁网讯12月4日上午,清清骆马湖上呈现出一派久违的捕鱼忙景象,两只拖船后跟因为一只收鱼小船,三船一组的银鱼也是江苏宿迁骆马湖的珍贵特产之一,其味滑腻鲜美,回味悠长,是餐桌上的绝好美食。当天迎来了15年后的第一次银鱼开捕日。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骆马湖银鱼资源,促进湖区渔业可持续发展,我市决定于今年12月4日至12月7日开放骆马湖部分水域捕捞银鱼,捕捞时间为每天...
应广大渔民期盼,支队组织了银鱼试捕,得出骆马湖已初步形成太湖新银鱼鱼汛的结论,为合理保护和利用渔业资源,支队决定适时开捕。银鱼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一般生活在水面开阔,水流畅通的水域,具有生活周期短、世代离散、生殖力和定居能力强等特点。但由于近十几年来的水体环境、人为污染、气候水质等原因,骆马湖银鱼资源持续衰退,各物种分布范围显著缩小...
岛上风情浓郁,鱼宴味道鲜美,人们称之为“东方小威尼斯城”。 每年2月1日至7月30日是鱼类自然生长繁殖的最佳时期。 截流期间,骆马湖渔业管理处还将开展人工养殖放流作业。 封港期间,所有渔具、船舶和人员都要进港上岸。 正因为如此,经过5个月后的复捕,渔民迎来了大丰收,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近年来,因为渔政管理力度的加强和黄砂禁采措施的落实,湖区水质明显改善,也给银鱼的繁衍生长创造了条件。
此次开捕采取限额捕捞,核发120本专项捕捞证,捕捞时间共为期4天。从开捕当天情况来看,渔民收获颇丰,达到了预期目的。可以预见,因为各项措施的推进,骆马湖银鱼资源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从而重新叫响全国。
骆马湖银鱼洁白透明,似玉,形似根银条.在禁渔数月后,江苏宿迁骆马湖 迎来渔民捕鱼的热闹场面.每年2月1日至7月30日是鱼类自然生长繁殖的最佳时期...
江苏骆马湖渔政支队副支队长丁汉明说,骆马湖银鱼实际每年都有,但产量达不到形成鱼汛才没有开捕.骆马湖是江苏境内第四大淡水湖,湖面面积375平...
刚刚说了骆马湖银鱼开捕,探寻江苏最大淡水湖鱼类资源。,现在继续说骆马湖银鱼捕捞,揭秘江苏淡水鱼资源利用新趋势。。
12月4日,宿迁市骆马湖上 出现了一幅繁忙的捕鱼景象。渔民王克华兴奋地整理着渔具,他感慨地说:“今年银鱼大丰收,水质改善,银鱼质量也好了。”这是自10年前以来,骆马湖首次迎来罕见的银鱼鱼汛,也是骆马湖渔管会首次许可专项捕捞银鱼。为期4天的捕捞,不仅让渔民们收获了满满的喜悦,也为骆马湖银鱼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骆马湖银鱼捕捞的成功,不仅为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骆马湖淡水鱼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宿迁市将继续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推动骆马湖银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让这道美食成为骆马湖的一张闪亮名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