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育银鲫鱼速成养殖技术,一种高效养殖方法
在众多水产养殖品种中,异育银鲫凭借其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肉质鲜美等特点,逐渐成为了养殖户的宠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高效养殖异育银鲫,开启水产养殖新篇章。
塘口面积以8-20亩为宜,要求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池塘形状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宜,水深1.5米左右。
在放养夏花前,按鱼种池的标准要求彻底清塘消毒,并及时培肥水质。清塘消毒方法可选用生石灰,用量为100kg/亩。
1. 亲鱼选择
选择体型健壮、无病害的亲鱼,要求亲鱼体长在30厘米以上,体重在500克以上。
三、鱼苗养殖选用头批人繁鱼苗,按每亩10万尾的密度通过发花池进行强化培育,并及时分塘饲养。
2. 饲料投喂
选用鱼种颗粒饵料,根据生产规格调整饲料的规格与投饵量。每3-5天加水1次,每10-15天用20×10E-6浓度的生石灰水防病消毒1次。
速成养殖的塘口,每亩放夏花掌握在2000尾左右,花白鲢插放夏花300尾。
五、案例分析年份 | 塘口面积 | 放养密度 | 产量 | 平均体重 |
---|---|---|---|---|
2021 | 10亩 | 10万尾 | 5万斤 | 400克 |
2020 | 15亩 | 12万尾 | 6万斤 | 420克 |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采用高效养殖技术,异育银鲫的产量和平均体重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高效养殖异育银鲫,关键在于科学选择塘口、精心培育亲鱼、合理放养密度、科学投喂饲料。只要掌握好这些关键技术,相信养殖户们一定能够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案例一:福建宁德,千亩低洼地变身银鲫养殖场在福建宁德,有一片曾经荒芜的千亩低洼苇荡田,如今却变成了生机勃勃的银鲫养殖场。这片地原本因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一直未能有效利用。只是,当地养殖户通过引入异育银鲫高效养殖技术,成功实现了土地的二次开发。
他们对池塘进行了彻底的清塘消毒,确保水质安全。随后,按照鱼种池的标准,及时培肥水质,为银鲫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放养夏花前,养殖户们精心选择了健康、优质的鱼苗,每亩放养量控制在2000尾左右。通过强化培育和稀放精管,这些鱼苗在7个月内就能长到250克/尾,达到上市标准。
广东潮汕地区,传统的鲫鱼养殖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当地养殖户开始尝试异育银鲫的速成养殖技术。这种技术利用当年人工繁殖的鱼苗,通过强化培育和稀放精管,实现了当年育成商品鱼上市的目标。
案例三:江西南昌,中科3号引领养殖新潮流在江西南昌,异育银鲫的新品种——中科3号,成为了养殖户们的新宠。中科3号是异育银鲫的第三代新品种,具有雌核生殖和两性生殖的特性,从高体型银鲫和平背型银鲫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筛选而来。
养殖户们发现,中科3号在生长速度、体型和抗病能力方面都优于传统品种。在南昌,养殖户们采用中科3号进行养殖,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还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鲫鱼的需求。据统计,采用中科3号养殖的塘口,平均每亩产量可达到600公斤,转化率提升了2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