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采收、脱皮、分级和贮藏是核桃加工的重要环节
核桃,作为我国传统的经济作物,其加工过程中的采收、脱皮、分级和贮藏环节至关重要。这些环节不仅影响着核桃的品质,更直接关系到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核桃的采收时期因品种和气候条件而异。北方地区的成熟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采收时,应选择晴朗的天气,避免果实受潮。采收方法主要有两种: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
采收方法 | 特点 |
---|---|
人工采收 | 操作简便,但效率较低 |
机械采收 | 效率高,但设备投资较大 |
核桃脱皮是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脱皮方法主要有自然脱皮和人工脱皮两种。
1. 自然脱皮:将采收的核桃置于阴凉通风处,待青皮自然裂开,用手轻轻揉搓,即可脱皮。
核桃分级是保证核桃品质的关键环节。根据国家标准,核桃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
等级 | 外观 | 千粒重 | 出仁率 | 口感 |
---|---|---|---|---|
优级 | 整齐端正 | ≥8.8公斤 | ≥59% | 香 |
一级 | 整齐端正 | ≥7.5公斤 | 50%~58.9% | 香 |
二级 | 不整齐 | ≥7.5公斤 | 43%~49.9% | 稍涩 |
2. 湿沙贮藏:选择阴凉的室内,在地面铺一层厚10厘米的湿河沙,将核桃摊放在湿沙上,总高度不超过60厘米。
采收方法一般采用竹竿或有弹性的软长竿从内向外顺枝打落。为避免损伤枝芽,采收时应尽量避免打落枝叶。此外,可在采收前10~20天喷洒乙烯利,再进行树干摇动,以促进果实成熟和脱落。
采收后的核桃果实需进行脱皮处理。将未脱皮果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堆成50厘米高,上覆10厘米左右的湿秸秆或湿袋、湿草等。4~6天后,当青皮果膨胀或出现绽裂时,用脚轻踏、木棒轻击或用手搓等方式去除种皮。
对于部分不能脱皮的果实,应再集中堆沤数日,直到全部脱皮为止。注意堆沤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青皮变黑影响坚果壳的颜色。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手、脚和皮肤直接接触青皮。
核桃分级标准如下:优级:外观整齐端正,果面光滑或较麻,千粒重不小于8.8公斤,种仁饱满,出仁率不低于59%,味香;一级:外观同优级,千粒重不小于7.5公斤,种仁较饱满,出仁率不低于50%~58.9%,味香;二级:外观不整齐,不端正,果面麻,出仁率43%~49.9%,味稍涩。
脱皮后的核桃需进行洗涤,以去除表面残留的腐烂青皮、泥土和其他污物。将果实放入筐内置流水或水池中边浸泡边搅拌,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核仁质量。
漂白液的配制:将1公斤的漂白粉放入5~6公斤的温水中充分溶解,再加40~50公斤的清水稀释后倒入除掉外种皮后盛核桃的容器内,倒入量以漂白液能淹没坚果为宜,然后用木棍充分搅拌5~6分钟。中种皮变白时停止搅拌并捞出,在水溶液中再加入1公斤的漂白粉继续使用,如此连续5~6次后再另配漂白液。
漂白后的核桃须用清水连续冲洗几次,直至果面不留药迹药味为止。阴干漂白后的核桃,可直接放在室内或室外通风处晾干,厚度以两层坚果为宜。在阴干过程中,经常翻动,以防中种皮发黄或霉污。一般干燥需5~7天,使含水量低于8%。
通过以上核桃采收与加工技术的解析,相信种植者能更好地掌握核桃的加工处理方法,提高核桃产量和质量,从而实现核桃生产的最大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