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种植大户程勇,如何将荒山变金山
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所于1988年从美国引种蓝莓进行栽培研究,筛选出适合我国南方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从2000年开始,辽宁、山东等地纷纷开始种植蓝莓,我国蓝莓产业逐渐崛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张远村,一探程勇如何将荒山变金山的奥秘。
梦想起航:从蓝莓书籍中看到机遇2001年,程勇下岗后外出打工,辗转一圈后回到鄂州一家燃气公司工作。只是,2008年一本《蓝莓种植技术》书籍打破了家庭的宁静,也让程勇看到了返乡创业的机遇。“我要创业,回乡种植蓝莓!我已近不惑之年,若再不努力,我这一生将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程勇的坚定,让妻子放弃了劝说。
2009年,程勇卖掉房子,抵押贷款,进驻涂家垴。创业之初艰辛可想而知,风里来,雨里去,砍荆棘、挖树桩、修整山地。在180多位留守村民的帮助下,程勇在荒山上开辟出绿地,种上了成片的蓝莓。只是,辛苦忙碌了这么久,程勇本以为可以轻松一下,哪料春季种植的蓝莓成活率不足20%。程勇进城请教专家,赴大西北花9.6万元用火车运回黑碳土240吨,改良土壤,问题才得以解决。
经过几年的努力,程勇的蓝莓基地初具规模。而此时,程勇又有了新的想法:借助蓝莓基地的地貌发展生态旅游,将涂家垴建成人间天堂。
独具慧眼:有机蓝莓的绿色之路在种植蓝莓的过程中,程勇发现了一个问题:同样是蓝莓,别人一斤卖40块,我卖80块,一上市还被抢购一空。原来,程勇的蓝莓走的是有机种植的道路。为了种出有机蓝莓,程勇选择了扎稻草人、飘彩带驱鸟,请挖蚁专业队挖洞除白蚁。这种绿色环保的方式,让程勇的蓝莓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共富之路: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程勇的带领下,附近村民也逐渐富裕起来。他们办起了农家乐,通过售卖土特产、提供餐饮服务等,增加了收入。而程勇的蓝莓种植事业,也成为了一个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56岁的残疾人吴东华是涂家垴村的村民,他表示:“是程勇解决了我们这些老、弱、残农民就业难问题,让我们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拿工资、吃免费午餐的好日子!”
蓝莓产业的未来展望如今,蓝莓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因为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日益重视,蓝莓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我国蓝莓产业需要进一步提升品质,加强品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程勇的蓝莓梦:将荒山变金山的故事从一片荒山到如今的2000亩蓝莓基地,程勇的蓝莓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只是,正是这份坚持,让他将荒山变金山,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程勇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行动,荒山也能变金山。
年份 | 产量 | 销售额 |
---|---|---|
2009年 | 100 | 500 |
2013年 | 500 | 2500 |
2018年 | 1000 | 5000 |
2011年,程勇在果林除草施肥时,不小心碰到了一个马蜂窝,导致脸部和眼睛严重肿胀。此时,妻子告诉他父亲大腿骨折的消息。面对父亲的担忧,程勇坚定地表示要继续管理蓝莓。
望城茶亭镇狮子岭村的蓝莓也迎来了丰收季节,游客络绎不绝,村民收入增加。长沙智博蓝莓产业园董事长助理吴玲慧介绍,基地日产蓝莓万余公斤。
依托高校科研力量,湖南师大植物园进行了蓝莓品种改良和选育,成功培育出5个适合南方种植的优良品种。
在家人和村民的支持下,程勇和村民们吃住在山上,悉心守护果林。蓝莓的丰收,也带动了乡亲们的收入。
如今,涂家垴的蓝莓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程勇表示,将继续努力扩大市场,提升营销方式,让蓝莓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