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地膜春土豆后期管理:关注土壤水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

5月中旬到6月初,地膜土豆将陆续进入块茎膨大期,此阶段土豆水肥较为敏感,需求量较大,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地膜春土豆后期管理要抓好3点。

地膜春土豆后期管理:关注土壤水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
管理要点 具体操作
撤除地膜 当早春地膜土豆地上部的茎秆和叶片达到30厘米左右的高度,土豆现蕾前后,块茎开始膨大,外界气温稳定在25℃左右时,要及时撤掉地面上覆盖的地膜。
培土 在撤掉地膜后,要及时拔除垄间的杂草,并在土豆根部培两次土。通过培土可以提高土豆产量,预防土豆块茎青皮病的发生。
病虫害防治 土豆进入生长后期,主要害虫有蚜虫和蛴螬等。蚜虫吸食土豆叶片的汁液,并且还极容易传播土豆病毒病,明显影响产量。可选用10%的吡虫啉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1次,连喷2次。蛴螬是影响土豆产量的一种主要地下害虫,啃咬土豆块茎,造成产量下降,商品性变差,影响种植收益。选用辛硫磷灌根,每亩地用药1——1.5公斤,于傍晚前后结合浇水灌根,可起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浇水施肥 土豆块茎膨大需要充足的水肥供应,当块茎有核桃大小时可加大浇水追肥。土豆属于喜钾型的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较大,在浇水时亩追施氮钾肥20公斤,隔10天追肥一次,连续追肥两次。当遇到连续干旱天气时要注意及时浇水,防止土壤干旱影响块茎膨大。
收获时机 适时收获是保证土豆品质和产量的关键。一般在土豆块茎达到成熟度时,即可收获。具体收获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而定。

春季种植土豆大多都是以地膜种植为主的,而地膜春土豆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后期的时候。发现后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补救,做到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土豆块茎的膨大。

机械杀秧:在收获前用镰刀或专用的杀秧机把土豆地上部分全部割倒或打碎,留茬10~20厘米,然后把秧子运出田间,加速土壤水分蒸发,便于收获。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延长叶片衰老,为块茎输送更多的光合合成物;及时防治病虫害,土壤水分仪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左右为宜。

先讲了地膜春土豆后期管理:关注土壤水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接着来看春土豆管理:土壤水分与病虫害防控关键。

土豆种植技术:除膜培土

地膜春土豆后期管理:关注土壤水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

李先生的地膜土豆在5月份后,茎秆和叶片已经长到约30厘米高,土豆现蕾前后,块茎开始迅速膨大。此时,外界气温稳定在25℃左右,是撤掉地膜的好时机。撤膜后,李先生迅速拔除了垄间的杂草,并在土豆根部培了两次土。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土豆产量,同时预防土豆块茎青皮病的发生。

春季地膜土豆的管理,浇水施肥是关键环节。土豆进入生长后期,对水肥的需求量较大。李先生在土豆块茎有核桃大小时,加大了浇水追肥的力度。土豆喜钾,因此他亩追施了20公斤氮钾肥,并每隔10天追肥一次,连续追肥两次。遇到连续干旱天气,他更是及时浇水,确保土壤水分充足,促进块茎正常膨大。

病虫害的防治是土豆种植中的重要一环。李先生在土豆生长后期,重点关注了蚜虫和蛴螬的防治。蚜虫不仅吸食土豆叶片的汁液,还容易传播病毒病,影响产量。他选择了10%的吡虫啉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两次。对于蛴螬,他则采用辛硫磷灌根的方法,每亩地用药1.5公斤,傍晚前后结合浇水灌根,效果显著。

在土豆现蕾至初花期,李先生进行了1~2次的中耕培土,中耕时注意深度,培土垄要高。这一操作不仅有助于除草,还能促进土壤通气和养分供应。同时,他还结合培土进行了追肥,追肥以速效化肥为主。为了防止土豆秧苗徒长,他还在现蕾期至花期喷洒了矮壮素进行控旺。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李先生的地膜土豆获得了丰收。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春土豆管理中的关键要点,为其他农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