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上市季节,谨防因食用未煮熟蚕豆引发蚕豆病
中国江西网讯 全媒体记者汪清林报道:4月1日,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获悉,省疾控中心日前发布有关蚕豆病的健康提示,最近正是蚕豆上市时节,因食用蚕豆而引起的蚕豆病屡见不鲜。
蚕豆病患者或是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应禁食蚕豆及蚕豆制品,在蚕豆开花的季节避免接触蚕豆花粉,避免使用磺胺类及解热镇痛等可引起溶血的药物,如需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儿科副主任蒋春明说,眼下正是蚕豆上市时节,因食用蚕豆而引起的蚕豆病屡见不鲜。这个季节,蚕豆可是时令货,鲜嫩的葱油蚕豆、喷香的蚕豆饭、可口的蚕豆泥……蒋春明提醒凡患过蚕豆病或家族成员中患过该病,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均应谨慎食用蚕豆。
又到蚕豆上市季,每年此时,总有孩子因食用蚕豆住院,甚至进入ICU。在日常生活中,蚕豆病患者绝对不能食用蚕豆制品,如粉丝、豆瓣酱、怪味豆等,同时……
不过虽然蚕豆好吃,不是人人适合的,特别是少数儿童容易患上“蚕豆病”。眼下正是蚕豆上市的季节,大家也喜欢吃。不过虽然蚕豆好吃,不是人人适合……
蚕豆病是由于缺乏一种名为G6PD酶引起的疾病,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引起溶血性贫血,主要集中在春夏蚕豆上市的季节,多见于男孩,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市中心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新:“临床上我们主要看到小孩子是以突然的贫血,脸色白了,然后严重的会有点黄疸,小便颜色变了,轻一点可能就是一点红葡萄酒色的这种尿或者是血色的尿,严重的就像酱油一样的这种小便黑黑的。”
蚕豆病多发于广西、广东一带,浙江相对较少。需要注意的是,“蚕豆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不是只有吃蚕豆才会发病,也不是每次吃都会发病。蚕豆病是种遗传病,吃蚕豆只是诱发因素。除了蚕豆外,其他一些豆类食品或者一些药物也可能诱发这种病。
市中心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新:“小孩子的爸爸妈妈要知道自己的家族里面有没有这种病史,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是基因遗传的,那么确诊了蚕豆病以后,蚕豆一般来说尽量我们都不建议吃,包括其他的一些豆类,还有其他的一些药物比如水杨酸这一类的药物用药的时候也要谨慎一点。”
症状 | 描述 |
---|---|
贫血 | 突然出现脸色苍白,严重时伴有黄疸。 |
黄疸 | 皮肤和眼睛发黄,尿液颜色变深。 |
血红蛋白尿 | 尿液颜色呈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 |
溶血性贫血 | 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贫血。 |
蚕豆上市季节,谨防因食用未煮熟蚕豆引发蚕豆病。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蚕豆季,煮熟再食,防病无忧。
春日暖阳,江南大地,蚕豆上市的季节如期而至。只是,对于一部分人群这却是一个需要格外小心的时间段。为何?因为蚕豆病,这个看似普通的病症,却可能在不经意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蚕豆病的隐秘威胁蚕豆病,顾名思义,与蚕豆有关。它实际上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人体内缺乏一种名为G6PD的酶,导致红细胞在接触蚕豆或其制品后发生溶血,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这种病在春夏之交的蚕豆上市季节尤为常见,男孩发病率较高。
了解家族遗传史,如有必要,进行G6PD酶活性检测。
避免在蚕豆上市季节食用蚕豆及其制品。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减少接触蚕豆花粉。
在用药时,咨询医生意见,避免使用可能诱发蚕豆病的药物。
案例分享:小明的困惑小明今年5岁,活泼可爱。只是,每当蚕豆上市的季节,他的父母就会变得格外小心。原来,小明的家族中有人患有蚕豆病。去年,小明在食用了蚕豆后出现了溶血症状,虽然经过治疗好转,但父母仍然担忧不已。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 发生,小明的父母决定带他去医院进行G6PD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小明的G6PD酶活性正常,这意味着他不会患上蚕豆病。这让一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蚕豆病虽然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通过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在这个蚕豆上市的季节,让我们共同关注蚕豆病,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