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进口需求旺盛,供应量不足
在农业领域,高粱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市场动态备受关注。当前,高粱进口需求旺盛,只是供应量不足,市场呈现弱势状态。
一是需求不强。高粱主要用途为酿酒、饲料、食用,其中酿酒和饲料消费量占据主导。但无论是酿酒业还是养殖业,需求都在下滑,这对国产高粱也是一种打压。简单就是低价进口冲击、国内产量不错、需求形势不好,压倒了高粱价格。
高粱种植行业的现状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粱种植行业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势头。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高粱还可以用来制作淀粉、制糖、制酒精以及酿酒等,应用需求增长空间巨大。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粱供应量远低于市场消费需求,导致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性较大。
年份 | 高粱米平均批发价 | 同比跌幅 |
---|---|---|
2015年 | 2.90 | 33% |
2014年 | 4.30 | 33% |
2013年 | 4.50 | 43% |
2012年 | 4.80 | 43% |
国产高粱和进口高粱价差较大,国内粳高粱市场需求下降,进口阿粱、澳粱的需求提升明显。2022年国产高粱供应量下降,进口高粱的供应量增加。
进口依赖度提升 消费需求变化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高粱需求量890万吨,其中506万吨来自进口,进口依存度约为57%。其中从美国进口量达到了55.5万吨,占比达到了99.9%;而从缅甸进口...
价格下降原因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供给压力。由于玉米价格相对较高,酿酒、饲料等用量大的企业纷纷用高粱、大麦来替代玉米,而低价的国外高粱等自然成了“香饽饽”。
市场洞察:高粱需求与供应的微妙平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高粱的需求与供应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高粱,这一古老的粮食作物,不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现代酿酒、饲料和食品加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只是,因为国内消费需求的波动,以及国际市场的变化,高粱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年来,进口高粱的大量涌入对国内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以2014年为例,我国进口高粱达到了577.6万吨,同比增长超过400%。低价的国外高粱以其价格优势,大量占领了国内市场,对国产高粱构成了直接的竞争压力。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价格上,更体现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
在进口高粱的冲击下,国产高粱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一方面,国产高粱的价格受到打压,导致种植户的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国产高粱的品质和品种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种困境使得国产高粱的市场份额逐年下滑。
多元化供应渠道的探索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寻求多元化的供应渠道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国内企业需要加强与国外供应商的合作,争取更多的优质高粱资源;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需要加大对国产高粱的培育和改良力度,提高其品质和竞争力。
未来展望:高粱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高粱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将取决于多个因素。国内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包括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等;政府也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高粱产业的发展;最后,消费者对高粱产品的需求也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