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中国猪肉消费量巨大,存在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

根据统计,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疾病爆发、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对猪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中国猪肉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原先的自给自足到如今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互动。

中国猪肉消费量巨大,存在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
年份 人均猪肉消费量
1990年 20
2006年 39.6

关键词:食品安全;瘦肉精;生猪肉.环境污染是目前影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致病微生物。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从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突出出来之后,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瘦肉精的问题一直触痛国人的神经,加之经过央视的“315一曝光,“瘦肉精这几乎成了食品问题的代名词。只是今年,只看猪界,3月份“黄浦江死猪肉中折射出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猪肉在中国是最受欢迎的肉类,去年中国的猪肉产量为5000万吨,超过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而且因为13亿人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猪场不要再污染我们的环境,我们村曾经是很漂亮的地方。

世界资源学会食品项目研究员理查德·韦特说:“肉类生产需要大量土地,中国对肉类需求增长,使更多森林变成牧场,对其他森林增加压力。鉴于这么大的人口规模,即使全国肉类摄入量少量增加,也将带来世界范围内巨大的环境后果。最终人均肉类消费量仍然只有美国的一半。

从长期角度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可能促使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来源和质量,进一步推动对国产猪肉等产品的需求。在短期内,由于消费者对海产品的担忧,猪...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每年的猪肉消费量巨大.同时,因为国内消费升级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品质要求的提高,生鲜猪肉消费量稳步上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期第卷我国猪肉贸易环境污染效应分析陶红军谢超平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弗吉尼亚州黑堡

只是,近年来,伴因为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的持续攀升,众多研究开始深入探究猪肉与癌症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在选购猪肉的时候,务必通过正...

会破坏气候吗? 中国肉类消费在过去35年增长了至少7倍。 因为中国对肉类胃口的增长,这个国家却面临着一个困境:如何在满足肉类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该国同全球气候变暖做斗争的承诺。

猪肉是国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曾有人戏言,中国人吃掉了全世界一半的猪。如此巨大的猪肉消费量,引起了一些营养专家对人们健康的担忧。

猪肉走上餐桌已千年国人对猪肉的消费历史由来已久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也可以说是人类驯化猪、吃猪肉的历史。据记载,早中国就有蓄养“六畜”的传统。

当整个社会跨入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国人对猪肉的热爱依然未减。近年统计显示,中国百姓消费畜禽肉中,猪肉占比一直稳定在65%左右。美国农业部曾发表报告称,2014年中国猪肉消费量为5716.9万吨,占全世界的52%;人均猪肉消费量为41.9千克,是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4.6倍。

专家认为,猪肉产销量居各种肉类之首,原因之一是猪饲养起来受限较少,肉质转化率高。再加上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整体养殖成本低于牛羊。

肉质香。诸肉不若猪肉香。相比较牛羊鸡肉,猪肉含有较多脂肪,而脂肪正是肉香的重要来源。

菜品多。专家在“特牲单”篇首这样评价猪肉:做菜时用得最广,可称各种食材之首。这一点从各大菜系中可见一斑。

合口味。猪肉相对更符合汉族人的口味,而汉族人口所占比例之大,直接影响到全国猪肉的消费量。

对猪肉食用过多的担忧, 来自营养专家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和我们的研究都表明,食用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比如熏肉,与患结肠、直肠癌是相关的。”

近年来,吃肉过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引起了更多环保人士的关注。不久前,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发布报告称,肉类及乳制品生产排放的温室气体已超过了全球所有交通排放总量;畜牧业也是森林砍伐、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的重要原因。

1,荤素搭配。猪肉可搭配有解腻作用的土豆、胡萝卜等炖食;或猪肉切小丁,与黑木耳、豆类、青椒、苦瓜等高纤维食物同炒,有助于提高身体脂肪代谢,以1份猪肉配3份蔬菜为宜。

2,多瘦少肥。瘦肉中含动物蛋白多、饱和脂肪少,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陈治锟建议平时买猪肉多选里脊和后尖。

3,限制内脏。对国人猪不仅能吃肉,还可以吃内脏、下水。但王楚端提醒,内脏和下水中含胆固醇很高,健康风险大,最好少吃或不吃。

4,低温烹调。用蒸煮等低温方式烹调猪肉,有利于降低油脂含量。陈治锟推荐,用新鲜香菇做托,里脊调馅放入其中,上火蒸8~12分钟,再浇上鲜咸酱汁,即为一道营养菜肴。

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规定,畜禽肉每日摄入量为40克~75克,只要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调节动物脂肪摄入种类即可,如增加鱼、禽肉摄入等。

根据数据,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有现代消费升级的推动。

猪肉消费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回顾历史,猪肉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六畜兴旺”的说法,其中猪、牛、羊、狗、鸡、马都是重要的肉食来源。因为时间的推移,猪肉逐渐成为民间餐桌上的主角。苏东坡的东坡肉、袁枚的《随园食单》中猪肉的独到之处,都体现了猪肉在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中国猪肉消费量巨大,存在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

只是,猪肉消费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从健康角度来看,过多食用猪肉可能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畜牧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如森林砍伐、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因此,如何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保证猪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案与未来展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猪肉品质。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猪肉质量安全。

推广环保养殖技术,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提高健康意识。

未来,因为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猪肉产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猪肉消费市场将更加注重品质、安全和环保,为人们带来更加健康、美味的猪肉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0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