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香肠制作源于江苏皋城,以猪肉、酒糟、香料等秘制而成
序号 | 步骤 | 内容 |
---|---|---|
1 | 选肉 | 选择新鲜猪肉,以猪后腿和前夹心肉为最佳。 |
2 | 切肉 | 剔去皮、骨、筋腱,切成一立方厘米大小的肉块。 |
3 | 腌制 | 将切好的肉块与调料充分混合,腌制2-4小时。 |
4 | 灌制 | 将腌制好的肉馅灌入清洗干净的猪小肠衣中,边灌边挤压,排出空气。 |
5 | 漂洗 | 将灌好的湿肠放在温水里漂洗一次,除去附着的污杂物。 |
6 | 日晒 | 将漂洗好的香肠挂在竹竿上,曝晒2-3天。 |
7 | 火烘 | 将晒好的香肠悬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用50℃左右的温度烘烤1-2昼夜。 |
8 | 保藏 | 将火烘好的香肠悬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温度控制在10℃以下,可保存1-3个月。 |
如皋香肠,又名如式香肠,源于江苏省如皋市,是中国传统香肠的一种。其制作工艺独特,选材讲究,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如皋地处苏北平原,以盛产生猪、棉花而闻名。这里的如皋人特别擅长制作香肠,他们将猪肉、酒糟、香料等秘制而成,使得如皋香肠独具特色。
在如皋,腌制香肠是过年的传统习俗之一。每当冬至过后,几乎各家各户的窗户上、晒衣架上都会挂满各种腌制年货。其中,香肠便是其中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
如皋香肠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选肉、切肉、腌制、灌制、漂洗、日晒、火烘、保藏,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这样制作出的香肠,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如皋香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以前,但名扬四海则是在1940年以后。1982年,如皋香肠还被评为商业系统全国优质产品。如今,如皋香肠已成为江苏省的知名特产之一。
如果您有机会来到江苏如皋,不妨品尝一下这道传统的美食。相信您一定会被如皋香肠的美味所折服。
如皋香肠:传承与创新的味道之旅 原料与腌制: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制作如皋香肠的第一步是选材,通常选用猪的后腿和前夹心肉,肉质鲜美。将猪肉剔去筋膜,切成薄片,再与酱油、细盐、白糖、曲酒等调料充分混合,腌制2-4小时。这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交织,既保留了传统的腌制手法,又融入了现代的调味技巧。
灌制香肠是制作过程中最为讲究的环节。先将肠衣清洗沥干备用,然后将竹管套入肠衣内进行灌制。每灌12-15厘米,即可用绳结扎,直至灌满全肠。在装填原料过程中,应边装边挤紧,将肠衣内的空气尽量排除干净。这一步骤体现了制作者的技艺和对细节的关注。
香肠灌制完成后,需要经过日晒和火烘的过程。在阳光下曝晒2-3天后,再悬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如用火烘,温度应控制在50℃左右,烘烤时间一般为1-2昼夜。这一过程是自然与人工的融合,既保留了食材的原始风味,又通过人工的方式提升了香肠的口感。
品鉴与传承:味道的记忆与延续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如皋香肠终于制作完成。成品香肠条形整齐,色泽鲜艳,咸度适中,香气扑鼻。蒸熟的香肠,瘦肉有嚼劲,肥肉不腻口,越吃越想吃。如皋人对香肠的不舍情结源于如皋特有的地理人文,这种情感代代相传,成为了如皋人共同的记忆。
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传统美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皋香肠作为传统美食的代表,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适应现代人的口味,成为了新的挑战。未来,如皋香肠的制作可能会更加注重营养搭配和健康理念,同时,通过现代化的包装和营销手段,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一传统美食的独特风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