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散户养黑猪需重视防疫,以防疾病传播

环境卫生,灭蚊先行

散户养黑猪需重视防疫,以防疾病传播

寄生虫病,防制措施

C、根据疫情接种疫苗。疫苗的使用有两个问题需引起重视:一是我国目前流行的毒株是属于美洲型,切莫使用欧洲型疫苗。二是使用灭活苗还是活苗,活苗的安全性是否可靠?国内目前尚无批准生产的灭活疫苗、活疫苗,生产毒株来源及其生物学特性都不清楚,无批准文号。所以近年来疫苗接种的效果和危害无法确定。笔者建议持慎重态度,以不用为好,或母黑猪用灭活苗,应该有一定效果,但不会造成危害。如果饲养条件好,环境中没有其他病原存在,即使黑猪群感染PRRSV,也不会造成损失。鉴于此,规模养黑猪场 建立全进全出制度,产仔舍和保育舍也要全进全出。再就是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通过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把场内病原微生物的量降到最低点。同时用好料,合理的药物控制措施,提高黑猪群健康水平。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3月27日消息“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中小散户急速退出,就连规模化的黑猪养殖场也近乎夭折了一半...

黑猪的来源混乱

C、病情严重,食欲减少的病黑猪可深部肌肉注射血虫净、附红优等药物,同时配合治疗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

细小病毒感染

饮水不足或限制饮水,可能会影响采食量及饲料报酬率;不卫生的饮水容易诱发或传播疾病,是病原体很重要的一条感染途径。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猪只生长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综合效益,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

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控策略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规模化管理现代化的猪场,但是在农村,散养猪只的情况还很多。在生产实践中,养殖户对消毒、免疫、用药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却仍有不少误区,因此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四川省最近发生的猪链球菌疫情,就是在农村散养猪群中发生并传染人的。因此加强对农村散养猪只的卫生防疫就显得更为迫切。

C、注意疫苗质量,失效苗不能用。

有的养黑猪户从养黑猪开始,根本没有消过毒,有的只是象征性的消毒,消毒不彻底。自繁自养户,在母黑猪产仔时,消毒不够,致使小黑猪产后不久就出现下痢现象,死亡率很高。

E、有人介绍大剂量黑猪瘟组织苗对治疗黑猪瘟有一定疗效。

黑猪链球菌灭活菌或弱毒活苗

平时可用市售黑猪链球菌灭活菌或弱毒活苗2―3ml于仔黑猪出生后7日龄接种。若有发病,则可采集病死黑猪病料制备自家菌苗,于停药5―7天后紧急接种,可以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受威胁场可用黑猪型2号菌苗饮水,气雾或注射,一年一次。

布鲁氏菌病

属细菌性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衣原体病

A、加强检测,淘汰病黑猪。

B、对本病的控制,要考虑并发病或继发病的控制。

A、做好生物安全工作,以防传入。

B、后备母黑猪配种前一个月与血清学阳性母黑猪混群感染,使阴性黑猪获得免疫力。

阿散酸:150g+多西环素150g混于1吨料中,连续用药1-2周。

同于白猪,海南本土黑猪因皮薄肉嫩,肉质鲜美,吃完唇齿留香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坐落于定安的海南庆平黑猪养殖场行政经理谢莉告诉记者,该养殖场每个月有300头黑猪销往岛外市场,海南黑猪生鲜、熟食加工等市场都供不应求。记者了解到,目前海南黑猪的出栏价仍有24元左右一公斤,比起白猪的出栏价,足足高了近一倍。

黑猪瘟、黑猪丹毒、黑猪肺疫三联苗

B、修订防疫程序。种公黑猪每年3、9月份防疫注射一次,经产母黑猪于产后21-25天1次,均4-6头份。仔黑猪21-25日龄2头份,60日龄4头份。黑猪瘟、黑猪丹毒、黑猪肺疫三联苗不能代替黑猪瘟单苗。

李俊才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加强农村散养猪疫病的防控建设,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支出,不断提升农村养猪水平,保证较高的产量。主要针对农村散养猪疫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出相应的防控策略。

当前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要点及综合防控措施简析农业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