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滋阴补血
地黄,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药材,自古以来就被中医视为滋补养生之宝。今天,就让我们揭开地黄的神秘面纱,一起探索它的功效与作用。
用料 | 用量 |
---|---|
太子参 | 30克 |
麦冬 | 15克 |
生地黄 | 15克 |
五味子 | 10克 |
瘦猪肉 | 100克 |
陈皮 | 5克 |
生姜 | 10克 |
大枣 | 10枚 |
制作方法:1.将瘦猪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1.5-2小时,加盐调味,随量。
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各等分
上四味药研为粗末,每次三钱水煎去渣,空腹热服。
补血调血
营血虚滞。症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唇爪无华、妇女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质淡、脉细弦或细涩。
血虚为本方的主证。血滞为本方的兼证。故方中熟地滋阴补血为君药。当归助君药补血,且能活血而行滞,是妇科调经的要药,为臣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川芎行气活血,共为佐药。四药合用,既可补血,又能行血,使补而不滞,行而不破,补中有散,散中有收,共成补血调血的良方。
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生津——《本草备要》
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禁忌人群鲜、生地黄的禁忌:生地黄性寒而滞,所以脾虚湿滞、腹部胀满、大便溏泄稀薄者不建议使用。
熟地黄的禁忌:1. 胃肠道不好的人 熟地黄不建议胃肠道不好的朋友食用,因为熟地黄的药性滋腻,不太容易消化吸收,胃肠道不好的人食用了熟地黄,可能会加重自身胃肠消化的负担,从而使自身的胃肠道功能进一步受损。
关于地黄:滋阴补血,清热凉血,用于阴虚血热所致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地黄:阴虚血热头晕失眠良药。
李女士,35岁,长期受阴虚血热、头晕失眠的困扰。经过中医诊断,医生建议她尝试使用地黄进行调理。医生为她开具了以下药方: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五味子10克,瘦猪肉100克,陈皮5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
按照药方,李女士开始服用地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她的头晕症状明显减轻,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改善。李女士对地黄的疗效感到非常满意。
地黄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中医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地黄在治疗阴虚血热、头晕失眠、心悸失眠、热病舌绛烦渴等方面的显著疗效。当然,使用地黄进行调理时,还需遵循中医师的指导,合理用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