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红薯丰收却卖不动,农民变卖家产研发粉条

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红薯,彭水平、彭春林姐弟心急如焚。他们四处打听红薯的最佳处理方式,却发现红薯在农村几乎成了牲畜的口粮。彭春林算了一笔账,制作1斤干粉条的成本不超过9元,利润在6元左右。只是,以每斤红薯1元的价格出售,制作1斤干粉条的利润只有3元以下。

红薯丰收却卖不动,农民变卖家产研发粉条
项目 成本 利润
制作1斤干粉条原料、劳动力等投入 9元 6元
每斤红薯价格 1元 3元以下

周口连阴雨,红薯丰收却卖不出去。王学全第一年卖红薯粉条,市场难以打开,前期宣传不到位、供求信息不畅通,加工出来的红薯粉条出现了滞销。春静合作社在提升红薯附加值上所做的探索,在许多当地农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去年5月,春静水稻种植合作社尝试通过改变农作物品种来改良土壤,将位于排头乡的200亩稻田种上了红薯。按每亩产出3500斤计算,共收获了350吨红薯。村民们看着廉价红薯变成高价粉条,也跃跃欲试。

春节期间,在湖南省湘潭县排头乡春静水稻种植合作社打工的郭建忠比之前更忙了,因为他要趁着最后的好天气,帮合作社把剩下的红薯全部赶制成红薯粉条。去年11月,彭水平在网上购买了一套11万元的红薯粉条制造设备。红薯通过薯类浆渣分离机清洗切割“掺水”后,经过四级沉淀,制成原浆,原浆再经过搅拌机搅拌加热,通过制粉机制成粉条。刚出炉的粉条经过两天的晾晒后,便可以出售。

“我们做的头两批粉条,总是粗细不均,口感不好。”为了能使粉条变得更均匀,彭水平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想到了育秧流水线。根据育秧流水线原理,他们在制粉机的出粉口加装了一条传送带,这才解决了之前因为人工手动传送引起的粉条粗细不均问题。

春静合作社生产的红薯粉条在短时间内,成了这个春节当地最畅销的农产品之一。彭水平说:“攻克了技术难题后,这条红薯粉条流水线正式投入生产。约3斤红薯加工成1斤粉条,日加工干粉条近300斤,每斤售价15元。”

村民们卖不上价的红薯,通过研发粉条,不仅提高了收入,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彭春林说:“现在,我们村的红薯都卖得很好,村民们也越来越有信心种植红薯了。”

经过对红薯丰收却卖不动,农民变卖家产研发粉条,畅销市场。的讨论,现在轮到红薯变粉条,农民新出路,市场畅销热。

在湖南省湘潭县,有一片丰收的红薯田,但丰收背后却隐藏着卖不出去的烦恼。彭水平、彭春林姐弟俩,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红薯,心急如焚。他们四处打听,寻求最佳的处理方式。

红薯变粉条,一亩增收百元
红薯丰收却卖不动,农民变卖家产研发粉条
电商平台助力,红薯粉条走向全国

在彭水平成功解决红薯粉条生产难题后,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成为了新的挑战。经过一番考察,彭水平决定与电商平台合作,将红薯粉条推向全国。

通过与全息佰里购电商服务平台合作,彭水平成功地将红薯粉条销售到了全国各地。这不仅解决了销售难题,还让农民们获得了更高的收入。

红薯变粉条的成功案例,在许多当地农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看着廉价红薯变成高价粉条,村民彭冬娥也跃跃欲试。她表示:“红薯卖不上价,做成粉条确实能增加效益,我也要尝试一下。”

近年来,农村大丰收,但很多农产品却卖不出去。红薯变粉条的成功案例,为农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路。通过加工、包装、电商平台销售等手段,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让农民们增收致富。

未来展望:红薯产业升级

红薯变粉条的成功,只是农村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未来,因为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更多农产品将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华丽转身。红薯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农民们创造更多的财富。

在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红薯产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5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