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夏季奶牛热射病是奶牛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热应激疾病

夏季奶牛热射病的综合防控

夏季奶牛热射病是奶牛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热应激疾病

奶牛热射病是奶牛在高热、高湿的环境发生的一种急性、快速致死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突然死亡。该病在高产奶牛群中容易集中发病,引起大批死亡。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奶牛易发生热应激,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热应激对奶牛免疫系统也有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奶牛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前言: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夏季高温高湿天气频发,奶牛养殖业面临着严重的热应激问题.

预防措施 具体方法
改善牛舍环境 打开门窗,安装换气扇和排气天窗,增加通风;安装水雾喷淋设施,降低牛体温度。
调整饲喂方式 夜间温度相对较低,增加饲喂量;少喂、勤添,提高饲料蛋白水平;降低饲料中纤维含量;添加脂肪性饲料,弥补能量损失;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
补充水和电解质 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生理盐水、氯化钾注射液等,补充体液电解质损失,纠正酸中毒。
保证饮水充足 夏日奶牛需水量大,保证充足的饮水,保障奶牛正常生产。

3.缓解脑充血和脑瘀血。用500~1000毫升25%山梨醇溶液或20%甘露醇溶液,静脉注射,每日2次。能够利尿,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调整饲喂方式防止奶牛热射病的发生。夜间温度相对较低,增加饲喂量应在夜间进行。一般从20:00到次日早上8:00间,饲喂量可占整个日粮的60%~70%;饲喂方法上应当少喂、勤添;确保饲料的质量,提高奶牛每日的蛋白水平量,一般蛋白水平应达18%~20%;降低饲料中纤维含量,减少代谢产热;添加脂肪性饲料,弥补能量损失和乳脂率下降;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A等,日粮中添加1.5%钾、0.6%钠和0.35%镁。

2.健康状况不良引发热射病。奶牛健康状况不良或体质较差,在夏季易患热射病。如过度肥胖、高产、母牛产后血钙过低而瘫痪以及奶牛患呼吸道疾病时,于高温、高湿环境及强烈日光照射下,都易引起热射病的发生。

夏季高温多雨,奶牛在闷热、拥挤、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可使奶牛体温过高、神经损伤从而发生热射病.核心提示:奶牛热射病是奶牛在...

1.临床诊断

季奶牛热射病的防控技术。 一、奶牛热射病的发生原因 1.牛场设施不齐全引发热射病。奶牛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为0℃~20℃,夏季高温高湿,如果牛场设施不齐全,极易引发热射病。我国北方的牛舍基本上以横向自然通风、大开窗形式为主,即使辅以普通风扇降温,散热效果也不明显。牛舍通风不良,隔热性能不好

该病一般发病快,病程短。病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双眼凝视,瞳孔散大,结膜瘀血,鼻孔扩张,呼吸急促可达75次/分钟以上,口角流出带泡沫的唾液,心脏听诊,心音亢进,心跳加快达100次/分以上。初期病牛呈现短暂兴奋,烦躁不安,进而有的病牛倒地,肌肉震颤,意识消失,痉挛抽搐。后期,对外界反应差,出现卧地呈昏睡状态,呼吸微弱,体温下降,心脏麻痹而死亡。奶牛的热射病是因物理性原因引起奶牛体温调节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该病一般发生在夏季持续高温高湿天气中,结合患牛所处环境是否拥挤、闷热及是否出现呼吸加快、体温过高、意识机能紊乱等症状,奶牛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即可初步确诊。

夏季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热应激反应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繁殖力降低、健康状况恶化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常见疾病包括乳腺炎、蹄病、热射病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还会增加养殖成本.研究表明,一些奶牛品种具有较厚的皮肤、较少的汗腺和较高的脂肪沉积,这些生理特征使得它们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发生热应激.

4.加强卫生清洁管理。加强消毒,保证牛体和牛舍的环境卫生,每天刷拭牛体2次以上,每天清扫牛圈及环境,及时清除粪便污物,每周用2%的石灰水消毒1次。为防止蚊蝇骚扰,可用1%~1.5%敌百虫药液喷洒牛体及环境。加强日常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防止奶牛热射病的发生。

1.改善牛舍环境预防奶牛热射病。对于半封闭式牛舍应该打开门窗和防风帘,屋顶应安装换气扇和排气天窗,增加通风。对于开放式牛舍,如果有条件,可以安装通风设施或电风扇,每4~5头牛设一个吊扇,可以使舍内温度降低2℃~3℃,加快牛体散热。安装水雾喷淋设施,用凉水雾喷淋牛的头部和胸部,用来降低牛体的温度,使奶牛感到凉爽舒适,从而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

目前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及散养户大多引进外国品种,其中大部分为源自北欧的荷斯坦牛,该品种奶牛耐寒怕热,外界环境高于27℃时极易发生热射病。

1.降低体温。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将奶牛置于通风的环境中,用20℃~25℃的清水喷洒奶牛全身,以头部和腰荐部为主。

奶牛夏季热应激之由来,判定,防治,一,奶牛夏季热应激之由来篇什么是奶牛热应激,奶牛热应激指奶牛对于不利于生理条件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的总和,其目的是动员机体的防御机能,以克服高温刺激源的不良作用,保证机体在极端情况下的稳态,奶牛热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张文英Summary,奶牛热应激是指受到炎热刺激时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在夏季奶牛生产中始终是一个重大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奶牛业的生产,最直接和明显的影响是产奶性能降低,还会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容

1.4 诱发奶牛其它疾病的发生 调查表明,夏季炎热高温不仅使奶牛容易发生中暑和日射病,同时奶牛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腐蹄病、流行热、焦虫病等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它季节. 1.5.2 激素变化 热应激时奶牛动员机体各个组织器官以适应炎热环境,从而使T3、T4分泌量减少,血清中皮质醇水平升高,垂体释放的FSH减少,LH分泌...

3.保证饮水充足。夏日奶牛水代谢强烈,皮肤蒸发量大,对水的需求量很高。当气温达到27℃时,奶牛每摄取1公斤的干物质需水5.1公斤,每产l公斤奶需水3公斤,因此,必须保证充足的饮水,保障奶牛正常生产,防止奶牛热射病的发生。

3.营养供给不充足引发热射病。奶牛于21℃~32℃平均外界温度环境中,温度每升高1℃需要消耗3%的维持能量。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普通粗饲料适口性差,营养浓度低,在消化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热增耗,给奶牛带来更多的散热负担而引发本病。另外,夏季奶牛饮水增多,30℃条件下饮水量较18℃时增加29%。若奶牛饮水不足,就难以维持正常的水盐代谢。饲料中的钾、钠、镁含量不能满足夏季奶牛对电解质的需要,会导致机体物质代谢紊乱,进而发生本病。

热射病与日射病都发生于夏季,日射病指奶牛在舍外受到炎热太阳光的暴晒,导致奶牛脑及脑膜充血,颅内压增高,引起中枢系统紊乱,新陈代谢异常导致自体中毒,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疾病。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热射病由于奶牛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引起的,多发生于奶牛拥挤的地方,如候挤厅和挤奶厅,而日射病多由于夏季奶牛在运动场上或露天牛舍直接暴晒引起的。

4.缓解休克和神经症状。3%过氧化氢300毫升、10%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一次缓慢静脉注射,可抢救重度休克的奶牛,改善病牛血液循环,使血压恢复正常;复方氯化钠溶液200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50毫升、“654-2”注射液2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改善病牛机体组织代谢和心肌营养供给以缓解休克症状。安钠咖2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以缓解奶牛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等神经症状。

夏季奶牛热射病是奶牛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热应激疾病

1. 降低体温将奶牛置于通风的环境中,用20℃-25℃的清水喷洒奶牛全身,以头部和腰荐部为主。 2. 缓解脑充血和脑瘀血用500-1000毫升25%山梨醇溶液或20%甘露醇溶液,静脉注射,每日2次。 3. 调整饲喂方式夜间温度相对较低,增加饲喂量应在夜间进行。 4. 恢复期治疗经治疗患牛症状缓解后,可混合静脉注射300-500毫升,10%氯化钠溶液200-300毫升,5%氯化钙溶液和20-30毫升,10%安钠咖溶液,每日1次,连用3天。 5. 缓解肺水肿颈静脉放血,成年牛可放血2000毫升,犊牛或体质较差的牛可放血500-1000毫升,间隔2-3小时后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或林格式液。 6. 缓解休克和神经症状3%过氧化氢300毫升、10%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一次缓慢静脉注射,可抢救重度休克的奶牛,改善病牛血液循环,使血压恢复正常。

四、案例分享

某规模化奶牛场,位于河北省,夏季高温多雨。该场在2019年夏季,由于未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奶牛热射病,导致30头奶牛发病,其中5头死亡。经过调整饲喂时间、优化饲料配方、加强卫生清洁管理、改善牛舍环境、补充水和电解质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奶牛热射病的蔓延,保证了奶牛的正常生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