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半数亏损,面临转型困境
在我国的农业产业中,奶牛养殖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近年来,这个行业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亏损面超过50%,亟待转型。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3月份,奶牛养殖亏损面已达51%,同比增长5.8%。与此同时,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11.9%。这些数据无疑为奶牛养殖行业的现状敲响了警钟。
指标 | 2016年 | 2017年3月 |
---|---|---|
奶牛养殖亏损面 | 45.2 | 51 |
奶牛存栏量减少 | -5.1 | -11.9 |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奶牛养殖行业已到了必须转型的关键时刻。
原因:重奶源、轻市场,行业发展失衡专家指出,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目前存在着重奶源、轻市场的现象,导致行业举步维艰。
奶源过剩:国内高品质乳品需求旺盛,但生产能力不足,供应链失衡,导致奶源过剩。
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大举进入,国内奶企竞争激烈,市场压力巨大。
产品创新不足:过度强调奶源建设,忽视市场培育和产品创新,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转型: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奶源布局,提高奶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创新产品开发:加强市场调研,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拓展销售渠道:借助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消费者信任。
某知名乳企在转型过程中,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升奶源质量;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多款符合市场需求的乳制品,成功拓展了销售渠道。经过几年的努力,该乳企市场份额逐年攀升,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当然,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耐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奶农应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奶牛养殖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奶牛养殖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只要抓住机遇,积极转型,我国奶牛养殖行业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奶牛养殖半数亏损,面临转型困境。已经梳理完,现在进入奶牛转型:案例解析与未来路径。
高鸿宾洞察中国奶业潜力,指出人均消费空间广阔。目前,我国奶类人均消费仅36.2公斤,亚洲平均水平的半数,世界平均的三分之一,更是发达国家的十五分之一。
监管监测成果喜人,2016年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100%,生鲜乳检测合格率99.8%,乳制品检测合格率99.5%,婴幼儿配方奶粉合格率98.7%,食品检测合格率为96.8%。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对中国奶业造成毁灭性影响。只是,经过九年努力,中国奶业在困境中崛起,取得显著进步。
大会指出,重奶源轻市场现状导致奶牛养殖亏损,亟需转型。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奶业面临问题不容回避,需加强奶源建设与市场培育。
近期,奶牛养殖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亏损面超过80%,令人担忧。巴氏鲜奶被视为全球奶业发展方向,台湾奶业专家与海南、黑龙江合作,推动大陆优质乳工程。
我国奶业生产能力总体稳定,2016年奶类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3712万吨和2993万吨,乳品市场供应充足。全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奶牛平均单产达到6.4吨,比上年提高0.4吨。
当前,国际巨头大举进入,国内奶企竞争激烈。中国奶业因三鹿奶粉事件影响,过度强调奶源建设,忽视市场培育和产品创新。国内高品质乳品需求旺盛,但生产能力不足,供应链失衡,导致奶源过剩。
国产奶业面临进口牛奶侵袭、牧场杀牛倒奶、奶牛养殖半数亏损等困局。在生态优越的武夷山脉建设了34个现代化牧场,努力提高奶业竞争力。
企业需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奶业消费升级。国内奶类消费增长缓慢,乳制品结构单一。发达国家不仅喝奶,而且“吃奶”,即消费大量干乳制品,我国主要消费液态奶。
三聚氰胺事件后,巨额资本涌入奶牛养殖行业,巨头时代来临。资本的推动、过剩的产能、亏损的压力、规模越来越大的养殖巨头,都给行业带来挑战。
目前,国家对奶业实行史上最严格全产业链监管制度。国家食药总局每年用于监测的经费有4亿元,其中1亿元用于奶业监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