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病虫害:中蜂幼虫腐病
中蜂,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历史悠久,尤其在山区养殖尤为普遍。只是,养好中蜂的前提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常见的中蜂病虫害包括中蜂囊状幼虫病、巢虫、蜜蜂孢子虫病、胡蜂、欧洲幼虫腐臭病等。
巢虫,又称蜡螟的幼虫,是中蜂最主要的敌害之一。成虫将卵产于蜂箱缝隙处或箱底蜡屑处,卵孵化后爬到巢脾上啃食巢脾,并使蜜蜂幼虫不能封盖而被毁成“白头蛹”。巢虫危害高发期也是中蜂迁飞集中期。
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一种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中蜂幼虫的病毒病害。发病死亡的主要是2~4日龄的幼虫;少数幼虫在封盖后死亡。
四、欧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是细菌引起的传染病,病原菌主要是蜂房蜜蜂球菌,然后是蜂房芽孢杆菌、侧芽孢杆菌等次生菌。患病幼虫多在3~4天龄未封盖时死亡,患病幼虫浮肿、发黄、体节逐渐消失,死亡幼虫有点粘性,但不能拉成丝并有酸臭味。
蜜蜂孢子虫病是蜜蜂孢子虫寄生在蜜蜂肠道上引起的寄生虫病,典型的特征是只危害成蜂,幼虫和蛹一般不会患这种病。病蜂的初期症状不明显,中期衰弱、萎靡不振、翅膀颤抖、腹部膨胀、飞行无力等症状,后期常从巢脾上掉下来或不断从巢门爬出并最终死亡。
六、防治策略病虫害 | 防治方法 |
---|---|
巢虫 | 定期检查蜂箱,清除巢虫卵和幼虫;使用巢虫防治剂。 |
中蜂囊状幼虫病 | 加强蜂群管理,提高蜂群抗病能力;使用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剂。 |
欧洲幼虫腐臭病 | 定期检查蜂箱,清除病蜂和病幼虫;使用欧洲幼虫腐臭病防治剂。 |
蜜蜂孢子虫病 | 加强蜂群管理,提高蜂群抗病能力;使用蜜蜂孢子虫病防治剂。 |
中蜂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蜂群管理、药物防治等。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中蜂病虫害,确保中蜂养殖的健康发展。
对中蜂病虫害:中蜂幼虫腐病,病原菌为真菌,导致幼虫死亡。有了认识后,再研究中蜂幼虫腐病防治新策略。
胡蜂,尤其是金环胡蜂等大型胡蜂,是危害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们不仅会杀死出巢采蜜的工蜂,还会在发现蜂窝后频繁侵扰蜂群,对蜜蜂而言具有毁灭性。防治胡蜂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蜂箱防护网、合理调整蜂箱位置以及利用声波驱赶胡蜂等。
针对中蜂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蜂群管理,保持蜂群健康; 2. 定期检查和消毒蜂箱,消除病虫害滋生条件; 3.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药物防治; 4. 引入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