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百香果疫病:一种危害百香果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百香果,作为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热带水果,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只是,百香果疫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对百香果的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百香果疫病:一种危害百香果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疫病症状与危害

在育苗期间,百香果疫病便可能开始显现。病株的茎会呈现褐色,叶片萎凋,有时会出现大块暗褐色、水渍状的病斑。潮湿环境下,病斑处会生长出白色霉状物,这是病原菌的子实体。若不加以防治,疫病会蔓延至果实,导致病斑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水渍状,腐烂深入果肉,后期软化烂掉,病部在潮湿时产生白色霉状物。

百香果疫病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从子叶下的胚茎侵入,菌丝随生长点向上蔓延,进入芽或真叶,形成系统侵染。随后,产生大量孢子囊及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

防治策略

1. 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地留种。

2. 合理密植,及时调整枝条,采用篱形架、棚形架式搭架,保持园内通风透光。

3. 清洁田园病残体,集中烧毁,及时耕翻土地。

4. 在雨季及病害高发期前做好预防工作,及时用靓果安300倍进行喷雾。

1.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1:20倍式波尔多液或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或72%霜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2. 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防治措施 具体操作
选用抗病品种 从无病地留种,避免疫病传播
合理密植 保持园内通风透光,降低疫病发生概率
清洁田园 集中烧毁病残体,减少疫病源头
药剂防治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雾

百香果疫病:一种危害百香果生长的真菌性病害。带来的启发,直接引导我们转向另一个关键议题:百香果疫病防治新策略。

在百香果的种植过程中,疫病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疫病初期,病株茎部会出现褐色斑点,叶片萎蔫。若能及时采取措施,例如挑选健康苗种,并在育苗期加强防治,成株感染疫病的情况会大大减少。此外,注意观察茎蔓及叶片症状,一旦发现病斑,需迅速隔离处理。

百香果疫病:一种危害百香果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疫病病原菌特性分析

疫病在高温多雨季节尤为严重,果园内日照不足、通风不畅、排水不良时,雨水过多最容易引发疫病。疫病不仅危害百香果的叶片、果实和茎蔓,还能导致根部腐烂。轻者导致落叶落果,重者造成植株死亡,对果农的损失极大。

案例分析:广西某果园疫病防治实践

广西某果园在2021年遭遇严重疫病疫情。针对这一情况,果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并在种植前进行药剂拌种;二是加强果园管理,保持通风透光;三是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并清理病残体。通过这些措施,该果园成功控制了疫病的蔓延,减少了损失。

未来展望

疫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应加强疫病的研究,开发新型防治方法。同时,提高果农的疫病防治意识,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共同保障百香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