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青稞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
技术名称 | 具体操作 | 目的 |
---|---|---|
品种选择 |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 | 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 |
精细整地 | 深耕20-25厘米,整地时除去土坷垃及杂草 | 提高土壤墒情,为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
施足底肥 | 农家肥亩施1500公斤,磷酸二胺10公斤,尿素10公斤 | 为青稞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
适时播种 | 选择适宜播种期,播种量27-30斤/亩 | 保证合理密植,提高产量 |
田间管理 | 查苗补苗,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灌水 | 保证青稞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
收获与贮藏 | 青稞黄熟期收获,及时凉晒,分筛去杂 | 提高青稞品质,有利于种子安全贮藏 |
优良品种是高产青稞的前提条件之一,要求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选择肥力中等、保墒、休灌条件较好的土地
土地酸碱度在7左右的中性土壤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
二、精细整地播种前要进行深耕20-25厘米,整地时除去土坷垃及杂草,提高土壤墒情,为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三、施足底肥农家肥亩施1500公斤,磷酸二胺10公斤,尿素10公斤作底肥深施,为青稞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选择适宜播种期,播种量27-30斤/亩,保证合理密植,提高产量。
五、田间管理
查苗补苗:在播种后20天内及时做好查苗补苗工作,如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催芽补种或移栽补苗。
化学除草:在青稞4-5叶期每亩用2.4D-丁酯乳油75-80毫升,加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可灭除恢恢叶等双子叶杂草。
病虫害防治:对青稞生育后出现的锈病、黑穗病等要用亩粉锈宁4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蚜虫、棉铃虫等地上食叶害虫,亩用大功臣10克,兑水15-25公斤;或用速灭杀丁20-4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适时灌水:在青稞的一生中一般灌水4-5次,头水掌握在出苗后25天左右,二水巧、三水、四水少不了麦黄水。
六、收获与贮藏青稞在腊熟后及时收获,收获不及时会影响产量,并且影响青稞的储藏品质。青稞在黄熟期收获最好,也就是植株和穗子全黄,含水量小于20%~22%时收获、脱粒,籽粒不受损伤。收获后及时凉晒,防止混杂,并分筛去杂,使籽粒含水量降至10%~12%,以利于种子安全贮藏。
通过春青稞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例子铺垫,我们正式进入春青稞高产栽培,保障粮食安全新路径的领域。
在雪域高原的甘孜州,青稞不仅是当地居民的主食,更是维系着当地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近年来,通过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甘孜州的青稞产量逐年攀升,为藏区的粮食安全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播种是青稞栽培的关键步骤。甘孜州农业部门推荐,春青稞播种量一般以17-20万/亩为宜,播种深度3-4厘米。通过精确播种,提高出苗率和植株均匀度,为后续管理打下基础。
灌溉管理:水分平衡保丰收灌溉对青稞生长至关重要。甘孜州农业专家强调,灌溉应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变化灵活调整。如拔节、孕穗、灌浆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也要注意,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病害发生。
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保品质病虫害是影响青稞产量的重要因素。甘孜州农业部门提倡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在病虫害发生时,合理使用农药,确保青稞品质和产量。
春青稞高产栽培助力藏区粮食安全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