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大豆分枝型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

在农业领域,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产量与品质一直是农民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因为分枝型大豆栽培技术的兴起,不仅显著提高了大豆的产量,还优化了品质。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技术,为您的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大豆分枝型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
一、分枝型大豆的优势

分枝能力强,单株产量高。

省种、省肥、省工,符合轻型栽培趋势。

适应性强,易于推广。

目前,国内培育或引进了多种分枝型大豆新品种,以下列举部分品种:

作区 品种
东北作区 棵八两、巨棵丰
黄淮海作区及其以南地区 巨丰、丰豆8号、超级八月爆、特大黑豆、荚满田

1. 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铵20公斤、钾肥15公斤,或者复合肥40-50公斤。

2. 控制密度:根据地区和茬口,合理确定株行距,如西南、华南地区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华东、中原地区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北方及高寒地区株行距40厘米×60厘米。

3. 适时播种:露地春播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进行,适墒播种。

4. 田间管理:

早定苗补苗:在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即定苗,缺苗补苗,每穴间或留1株。

中耕除草:采用苗前、苗后化学除草,并中耕除草结合培土。

追施化肥:根据长势长相在初花期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

叶面喷肥:在大豆幼苗、初花、鼓荚期各喷1次,选用磷酸二氢钾、绿芬威、钼肥等,可增产10%以上。

合理化控:喷施700-1000×10-6多效唑,可壮秆促枝,增强抗逆性,防止落花落荚。

防治病虫:注意防治蚜虫、豆荚螟、食心虫等,初花期开始喷药,隔15天1次,连喷3-4次,确保籽粒完好,以提高产量和商品性。

灌浆鼓粒期浇水:遇特别干旱要浇水,10天1次,使籽粒饱满、确保高产稳产。

四、案例分析

某地区农民张先生,在2019年尝试种植分枝型大豆。通过采用上述栽培技术,他实现了每亩产量提高20%,品质显著提升。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分枝型大豆品种。

严格按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管理。

加强病虫害防治。

通过实践,张先生深刻体会到分枝型大豆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并表示将继续推广这一技术,为当地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刚刚说了大豆分枝型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现在继续说大豆分枝型栽培,高产优质新方案。

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对种子是关键

在农业生产中,选择合适的品种是提高产量的第一步。近年来,我国在分枝型大豆的培育和引进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品种不仅分枝能力强,单株产量也较高,如东北地区的“棵八两”和“巨棵丰”,以及黄淮海地区的“巨丰”和“丰豆8号”等。这些品种的推广,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豆分枝型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
底肥施用:科学施肥,为大豆生长奠定基础 播种密度:合理密度,发挥个体优势

田间管理是保证大豆高产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定苗补苗:在第一片真叶展开后进行定苗,缺苗及时补种。 2. 中耕除草:采用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田间无杂草。 3. 追施化肥:根据大豆的生长情况,适时追施尿素等肥料。 4. 叶面喷肥:在大豆幼苗、初花、鼓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绿芬威、钼肥等,提高产量。 5. 合理化控:喷施多效唑等药剂,增强抗逆性,防止落花落荚。 6. 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蚜虫、豆荚螟、食心虫等病虫害,确保籽粒完好。

水分管理:适时浇水,确保籽粒饱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