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宁:肉牛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作者:农牧创意家•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3
四川省长宁县,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正以肉牛产业为引擎,助力精准扶贫,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长宁县紧扣全市建设肉牛产业发展高地的目标,将肉牛产业定位为农业战略性主导产业。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全产业链发展初步形成,为助推精准扶贫、夯实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份 | 肉牛养殖专业村数量 | 贫困户参与情况 |
---|---|---|
2016年 | 4个 | 6个 |
2017年 | 6个 | 适度规模户280户,其中贫困户30户 |
2018年 | 25个肉牛养殖专合组织 | —— |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宁县肉牛生产能力已达到3.6万头,存栏肉牛达1.8万头。肉牛产业为人均增收贡献2000元以上,覆盖贫困户600户以上,户均收益2000元以上。
在长宁县,肉牛养殖已成为贫困户脱贫的新希望。袁华丰是“因病返贫”的典型,在村上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以来,他坚定了“我要脱贫”的理念。2016年,村上确定将肉牛养殖产业确定为全村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袁华丰经过多次市场考察,决定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在驻村工作组等多次上门宣传政策后,袁华丰贷到了5万元财政贴息贷款,建设了120平方米的标准化牛舍,饲养了8头肉牛。目前,肉牛长势喜人,近期即可上市销售,预计可增加纯收入2.4万元。
在梅硐镇东河村2组,贫困户蒋德彬也通过政策扶持,联建了140平方米的牛棚,去年买了6头能繁母牛来喂养。除了得到建牛棚补贴5万元外,还将领到12000元的能繁母牛补贴。
国投捐赠资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向产业扶持倾斜,直接用于入股合作社和当地企业,实施了蜜蜂、湖羊、梅花鹿、肉牛养殖,花椒、中草药、沃柑、百香果种植等项目,确保分红精准到建档立卡贫困户。
肉牛养殖,脱贫路上的“金牛”截至目前,长宁县已发展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肉牛养殖专业村4个,其中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等方式参与的有6个,适度规模户280户,其中包括30户贫困户。此外,还组建了25个肉牛养殖专合组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