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散户面临市场淘汰,需转型升级
自己碗里的肉不能被别人掌控,所以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是一场养猪业的保卫战。第三个误区:“大规模环保风暴,剧烈的市场竞争,小散户将淘汰完毕”。因为我国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数量不断增加,进口肉能更加便捷、更低成本的进入内陆市场,也就是说,未来一旦猪肉价格飙升,短时间内就可以大幅提高进口量,虽然进口猪肉保证了供给,平抑了猪价,但是不可避免会冲击国内...
政府的推动、市场的力量等一系列外力将作用于生猪养殖行业,推动了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近些年,“猪周期”变得越来越短,经营风险不断加大,一些受够了“猪周期”之苦的散户纷纷放弃养猪。标准化生产可以有效管控全产业链产品安全,提高商品整齐度;规模化生产可以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缓解畜产品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
接下来,他认为有必要针对家庭为主的散户,一方面由国家提供一定信贷政策支持,鼓励恢复生产;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帮助养户改造全封闭式猪舍,提高养殖效率。
养猪小散户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竞争力,养的不好,成本太高。但是小散户如果在技术、人才、管理、模式上多下功夫提升,别管咋地,就是猪养的好,一...
向养猪产业快速扩张。从诸多现象发现,中小养猪场和养猪户面临3个竞争:环保、规模化、市场。
可预见,由小规模和散养户养猪主导的大起大落的养猪市场经济将转为较...
环保倒逼养猪业的转型升级也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细化的产业链也给不少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当环保政策下来时,财大气粗的大型的猪场能可以...
畜牧局相关部门解读:养猪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散户该如何谋生!环保、规模化等等都是为了促使养猪业转型升级。我国养猪业的生产水平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拒绝努力的后果是差距越来越大,而在自由贸易的全球市场里,产能落后的养猪业前景堪忧。
出路1——猪价低怨进口肉行不行?降低成本才是王道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在不断提升,2015年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户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43.3%。
超高猪价持续了长达20个月,远超史上任何一次猪周期。刘永好认为,两年来,出于防控非瘟、环保升级、政策鼓励、肉价高企等原因,龙头加大投资、大量工商资本涌入,猪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化率自非瘟前的46%疾升至53%,原本占产业主导的、以家庭养殖为主的“小散户”面临巨大冲击和生存压力。
据元/公斤 玉米:1947元/吨 豆粕:3187元/吨 猪粮比:21.3:1 未来3年,将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 求大于供,价格必将上升。这一规律适用于每一个行业。尤其是日常刚需的水果、猪肉。
“吃不起”已经成为2019年水果、猪肉领域的代名词。相比于之前,苹果价格高于同期2...
非禁养区的养殖户也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养殖粪污的处理,否则将面临关停的危险。 来说散户的管理存在缺陷,从母猪产仔到肉猪出栏,没有几家散户可以做到全程对生猪进行跟踪记录档案,顶多就是记一下哪窝猪仔打了那些疫苗,等进入育肥阶段之后更是基本没有任何资料。所以,生产管理需要提高。 然后是技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养猪同样不例外,养猪散户纵然拥有多年养猪经验,但是技术仍然不比大型养猪场,大型养猪场拥有较多专业技术人员,将养猪分为多个环节,各司其职。养猪散户以一挡三、挡五,饲喂、配种、产房、保育等各个环节都是一个人负责,而且有些方面技术还略有欠缺。所以猪散户需要不断学习一些先进养猪技术及理念,以提高自身养猪水平。 最后是环保,养殖户要及时了解国家的畜牧业养殖政策,自己找十三五畜牧养殖规划来看看,否则逆天而行只能被淘汰,国家对环保抓的越来越严,不少地区没有取得环评的养猪场被勒令关门停业。对于大型养猪场上一套先进粪污处理设施并没有太大压力,但是对于养猪散户这一套粪污处理设施便可能耗尽养猪散户所有资金。可环评不过关便要关门停业,这对养猪散户来说是致命打击,所以要采取相应的低成本的措施,比如采用固液分离机先将粪便进行固液分离,固体进行堆积发酵,液体进行厌氧发酵,这一套下来并不会需要多少成本。无粪污等污染外排,环评达标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生态养殖不断优化养殖结构,积极推广循环生态模式,多进行专业培训,把握好发展风向标。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养猪散户,就要做到与时俱进,时刻提升自身的管理技术水平,才能在养殖竞争比较激烈的现在发展壮大。年份 | 生猪出栏量 | 猪肉产量 |
---|---|---|
2015 | 7.5 | 5.4 |
2016 | 7.8 | 5.6 |
2017 | 8.1 | 5.8 |
2018 | 8.3 | 5.9 |
2019 | 8.5 | 6.0 |
了解了养猪散户面临市场淘汰,需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再深入了解散户养猪转型:案例解析与未来路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