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套种红菇娘,实现经济效益翻倍
在广袤的农田上,一种新的种植模式悄然兴起,它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更让经济效益实现了翻倍增长。这就是榛子套种红菇娘的创新种植模式。
榛子,一种富含营养的坚果,其市场需求逐年上升。而红菇娘,一种色泽鲜艳、口感独特的果实,同样备受消费者喜爱。将两者结合,形成了这一独特的种植模式。
二、经济效益分析根据调查,榛子套种红菇娘的亩产量可达到传统种植模式的2倍以上。榛子的收益加上红菇娘的额外收入,使得每亩土地的产值大幅提升。
作物 | 传统种植模式 | 榛子套种红菇娘模式 |
---|---|---|
榛子 | 2000 | 3000 |
红菇娘 | 1500 | 2500 |
总计 | 3500 | 5500 |
在黑龙江省通河县长兴村,当地农民通过榛子套种红菇娘,实现了每亩土地产值从3500元到5500元的跨越。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选择适宜的榛子品种和红菇娘品种。
2. 合理规划种植密度,确保两者生长空间。
五、未来展望如果您对榛子套种红菇娘的种植技术或市场前景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们的后续报道。
平岗镇,一座充满活力的乡村,正以其独特的“四园”规划,拓展着旅游服务产业及相关景点。其中,榆田村原生态采摘园已初具规模,未来将借助榆田村丰富的果树资源,吸引游客徒步旅游、自助采摘,实现春赏花、夏秋摘果的体验,进而推动林果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如果你对榛子感兴趣,不妨点击农村创业网站榛子频道,详细了解相关信息。目前,除了平安村的榛子园,身安村、榆田村和共安村也在积极发展榛子和林下参,已种植平欧榛子超过1000亩。
土壤整治后,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榛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从曾经的荒山到如今的绿意盎然,通过种植榛子、套种中草药、发展生态旅游,榛子树成为了村民眼中的“绿色银行”。
综合产业园,发挥抗联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的叠加优势,配套推进民宿、餐饮、休闲旅游食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吸引当地党员群众和域外投资者投资入股,打造“红色旅游+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研学教育”特色文旅品牌,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大蒜田套种中药材白芷,两种农作物种植季节相同,但利用了生长和收获的时差,从而达到一亩田种出两种经济作物的目的。这种新型农作物套种模式,是农民智慧的结晶。
如何将红菇娘与榛子种植结合?隆昌镇副镇长赵生美给出了答案。每年的秋收时节,大榛子加红菇娘的套种模式,让邱家村的村民喜笑颜开,也为今后的种植模式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赵晨波和冯立强的带动下,村民们打消了疑虑,千亩集中连片的大榛子园也建成了。如今,榛子园采用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3年生的榛子树已有1米多高,再有2年就到了丰果期,树下的红菇娘每年能为村民增收6000元左右。
榛子品种改良优化,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各种种植新模式不断产生。在长白县新房子镇,加快落实“一谷一城”建设,全面调整种植结构、农药化肥使用量“双减半”,全方位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深入推动“红菇娘”种植。
2013年,隆昌镇开展“两退一围”,在邱家村利用退下来的“小开荒”地、坡耕地,建一个千亩集中连片的大榛子园。尽管大榛子的效益好,但村民对技术、收益等问题有所顾虑。
内,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果香,映入眼帘的是即将成熟的葡萄和绿油油的菜椒等,在技术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各类瓜果蔬菜长势喜人,充满着丰收的希望。品味葡萄园种植基地不断探索套种新模式,充分利用葡萄温室大棚的种植空间,实现一棚多种,各种瓜果蔬菜错季上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