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绿壳蛋鸡养殖中,蛋壳破损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绿壳蛋鸡的养殖过程中,蛋壳破损是一个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鸡场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了产品的质量。那么,蛋壳破损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绿壳蛋鸡养殖中,蛋壳破损受多种因素影响
蛋壳破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详细说明
饲料营养 饲料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以及维生素D的缺乏,都可能导致蛋壳质量下降。
应激因素 鸡只受到噪音、光照变化、疫苗接种等应激因素时,会影响蛋壳的形成和强度。
鸡舍环境 鸡舍温度、湿度过高,通风不良,以及饲养密度过大,都可能导致蛋壳破损。
疾病感染 某些疾病,如卵巢炎、消化系统疾病等,会影响蛋壳质量,增加破损率。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蛋壳破损:

优化饲料配方:确保饲料中钙、磷含量充足,并且比例适宜,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其它必需营养物质。

控制应激:减少鸡只的应激反应,如避免突然的光照变化、疫苗接种时的抓鸡等。

改善鸡舍环境:保持鸡舍温度和湿度适宜,加强通风,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疾病防控: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鸡只的疾病,避免疾病对蛋壳质量的影响。

具体案例分享

某鸡场在实施以上措施后,蛋壳破损率从原先的5%降低到了1%,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提升了产品质量。

结论

蛋壳破损是绿壳蛋鸡养殖过程中的一大难题。通过优化饲料营养、控制应激、改善鸡舍环境以及疾病防控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蛋壳破损,提高养殖效益。

绿壳蛋鸡养殖:从蛋壳破损难题中寻突破 钠、氯含量与蛋壳质量

钠和氯是影响蛋壳质量的关键因素。日粮中钠和氯的过量或比例不当,会破坏机体酸碱平衡,降低蛋壳强度。因此,在日粮中应控制食盐含量在0.3%,不足的钠由不含氯的钠盐如碳酸氢钠补充。

绿壳蛋鸡养殖中,蛋壳破损受多种因素影响

蛋壳质量与遗传有关。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遗传性能好的母鸡比遗传性能差的能更好地利用钙,使蛋壳变厚。因此,在选择鸡品种时,应注意选择蛋壳强度高的品种。

饲料中钙、磷含量及其比例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饲料中含钙量达3.25-3.75%比较适宜,老龄母鸡可以稍高一些,但不宜超过4%。鸡对磷的需要十分敏感,有效磷的需要量应为0.35-0.42%,总磷量应为0.50-0.70%,饲料中钙、磷比维持在4:1-6:1。

应激因素,如噪音、突然光照过强、疫苗接种、夜间鼠害、陌生人入舍、突然更换饲料等,会引起鸡的应激反应,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缩短鸡蛋在子宫中的滞留时间或造成内分泌紊乱,使蛋壳不能正常形成,出现畸形蛋、薄壳蛋、软壳蛋和无壳蛋。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的发生。

多种疾病对蛋壳质量都有影响,如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会使蛋的结构异常、形状不整,同时会使蛋壳变薄而增加破损率。因此,要及时防治这些疾病。

母鸡体内脂肪沉积过多,会使钙分泌机能发生障碍,容易产生薄壳及软皮蛋,造成蛋破损率上升。因此,要控制母鸡的营养摄入,避免营养过剩。

笼底的坡度要合理,过小,鸡蛋不易滚出或滚动太慢,容易被鸡踩破或啄破;过大,则滚动太快易碰破。对于坡度较大的笼,可在集蛋槽内安装一定的缓冲材料。

产蛋鸡饮用含漂白粉过多的消毒水或其它含有氯的消毒剂,也会影响蛋壳质量。因此,在使用消毒剂时,应确保有效氯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鸡蛋每天的收集次数过少,容易造成在集蛋槽内相互碰撞,破损率提高。每天收集2次,破损率为5.0-5.5%;每天收集3次,可使破损率降低到0.75-1.00%。大群蛋鸡每天至少要收集4-5次。

因为环境温度的升高,鸡呼吸加快,当达30-32℃时出现热应激,喘气时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减少,造成碳酸钙不能充分沉积。因此,在高温时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同时饲料中添加热应激添加剂。

绿壳蛋鸡对光照非常敏感。在光照管理中,夜间进行人工补充光照,可以提高蛋壳厚度,降低鸡蛋破损率。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时,即使钙、磷含量比例适当,也不能很好吸收,导致产蛋量下降,软壳蛋、破壳蛋增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