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丰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关键
叶面追肥:在百香果促花、保果、促膨、着色等关键期,应配合使用叶面肥如花期叶面喷施硼源库、海精灵生物刺激剂等,可有效提升...
百香果,又名鸡蛋果,原产巴西,属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攀缘藤本植物。其果汁芳香可口,风味独特,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成为国际市场上热门的高档天然果汁。其栽培技术如下:
我国种植百香果的农民众多,但提高百香果的品质和产量并非易事。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因为百香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化合物和氨基酸,营养丰富,被誉为饮品之王。
百香果的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炭疽病、咖啡豹蠹蛾和白带斑尾坡天牛,通过喷药和修剪、烧毁病枝,以及捕杀成虫、毒杀幼虫的方法,可得到有效防治。
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大,许多农户开始种植百香果。截至目前,我国已拥有众多百香果种植基地,百香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对于提升产量与品质至关重要。
百香果特别怕涝,一旦发生积水,就会造成植株根部的腐烂,轻者影响产量,重者将导致植株死亡。扦插苗可以保持母性的优良特性,生长整齐,早结果...
根据百香果喜湿不耐涝的特性,果园要做到旱能灌,涝能排。第1年产量最高,第2年受霜冻、病虫害影响,树势衰老,产量品质下降,每2年需重种。花前肥于...
不少农友对该病认识不足或心存侥幸,一旦田间受感,在冬季一轮修剪后,会快速蔓延开来。如果改为一年一植,上述病害的发生相应会轻上不少。
种过百香果的都知道,病毒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疫病、炭疽病是田间常发且难缠的,特别是前面三个,会因为栽培年限增长,发病概率大幅增加。
其中黄果种性能良好,具有座果多、果实大、果实重、产量高、收果高峰期长等特点,亩产可达1750公斤。
每年2月底前完成果园修剪,剪去病虫枝和结过果的枝;雨季来临前挖好排水沟,修整根圈,防止植株积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大花期,对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50倍液进行促花;7月下旬大果期对叶面喷施“云大—120”6000倍液及0.2%的硼砂进行保果。也可进行根部追肥促花、保果。旱季来临前,对种植带土壤深翻一次,把保护带上的杂草砍下后覆盖在种植带上,以便保温、保湿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每个品种的百香果的产量与品质肯定是不尽相同的,我国目前栽培数量最多的百香果品种主要有金色、油紫色和杂交品种3种,其间他们每个品种的对...
种植带宽1.1米以上,内倾5°至8°,内壁倾斜在70°以下,种植带、内壁光滑整齐,种植带外缘筑20厘米×30厘米的小埂;植距3米×4米,穴口宽60厘米、底口宽和深各40厘米;表土肥且充足,便于回穴和修整根圈;根圈土高20厘米,直径70厘米以上;攀缘架高度,迎风坡为2.2米,背风坡为2.5米。
裸根苗调运方便,成本低,但成活率低;袋装苗定植后恢复生长快,以便抗旱定植,但成本较高。育种时,先将种子用水浸泡2天至3天,用手搓脱种子外层胶质,每公斤种子用10克至15克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拌种,拌种20小时至30小时后即可播种。苗圃保持40%至50%的荫蔽度。播种后每3天浇一次水,打开荫棚通风1天,7天至10天后种子萌动,并有部分出土,除去盖草和塑料薄膜围墙。
文章从环境选择、品种选择、园地选择、搭架、定植、整枝修剪、水肥管理、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采收、防寒防冻等方面百香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福安市百香果种植面积约133.33hm²,产量达2000t。这3个品种具有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等特点,适宜在福建区域推广种植。
★百香果栽培技术。最早的平棚式种植挂果数量多,但个头容易受限变小,品质还受影响,实际有效产量并不高;人字形棚架容易导致百香果不开花,挂果率低;随后采用的垂帘式种植管理模式,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植株密度增加,然后果园....产量和品质,是我们搞百香果种植的生命线,还要不断的发掘和延续,希望能与各界有志之士一起探讨,研究。
③果实品质好。百香果是藤本植物,全年生长期长且旺盛,特别是在多次挂果后,对树势损伤较大,有着一年果佳,二年果多,三年果衰的特点。在联系上前面我们提到的两点,往后种植的时间越久,果量和果质越得不到保证。
①重视清园、土管。一年一植,越冬防寒、冬春修剪等的工作被省去,但清园整地、土壤处理必须做好,不然便失去了意义。
百香果丰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关键。讲得差不多了,现在聊聊百香果丰产秘籍: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