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槟榔价格暴跌,百万农户面临巨额损失
年份 | 槟榔产量 | 平均价格 | 产值 |
---|---|---|---|
2019 | 50 | 3 | 150 |
2020 | 50 | 2.5 | 125 |
2021 | 50 | 1.7 | 85 |
湖南胖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段俊峰表示:“整个槟榔的销售市场下滑了60%。”海南各市县槟榔加工农户,纷纷齐聚湖南槟榔企业门前抗议恶作价格,相关部门召集企业相关人员约谈协商未果,加工农户们至今...
槟榔产业全线遭受重创我国槟榔95%产在海南,槟榔种植面积达120万亩以上,是海南200多万槟榔种植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在槟榔之乡万宁,槟榔收入平均占农民全年收入的近一半。突如其来的“槟榔致癌”风波,使槟榔价格暴跌,这里的槟榔产业全线遭受重创,槟榔种植户的收入还不及去年五分之一。
海南雅利农业开发公司董事长陈辉龙表示:“我们现在收多了,你卖不掉,你就要库存。但是你要库存呢,又没有资金周转不过来。我这里现在又准备建厂,又要库存,那难上再加难了。”
政府紧急收储,难解滞销困局遭遇“槟榔致癌”风波,海南的槟榔种植户损失巨大。万宁是海南槟榔的主产区,约有10万工人以槟榔产业谋生,他们的收入和生存状况,如今正是主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海南万宁长丰镇大洲古坡村村民黄宏全表示:“就靠这个收入,不挣钱不摘,怎么办,丢在山上吗?没有办法。现在价格太低。砍掉重新种过也不行。”
海南万宁北纬十八槟榔加工厂总经理李奋表示:“现在都没有人发货,我们搞出的干果到处堆放都是。没有地方放了。还卖不出去。”
在我国的槟榔产业链上,一直有“海南槟榔,湖南加工”的说法。如今在湖南全省,槟榔加工规模企业有50多家,年产量超过2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那么,海南槟榔价格暴跌和滞销,湖南加工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情况又如何呢?
海南万宁大茂镇红石村委会后田村村民郑全忠表示:“我们起码要亏50到60万元这样。亏得太惨了,损失太大了。”
早上不到7点,黄宏全两兄弟就带着全家老小上山采摘槟榔了。黄宏全全家有8亩槟榔林,现在槟榔果30%已经成熟,再不采摘,老了就卖不出去了。着急的黄宏全把上小学的儿子也叫上了山。
湖南口味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海东表示:“在销量方面,应该整体大约下降有30%以上。个别的甚至达到了50%以上。”
我不是白做拿钱亏本。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朱利明表示:“歇业的达到2、3万人。这个在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要求企业,你无论如何要让这些员工,这些工人,能够留下来,最起码你要给他的最低工资,最低生活费。”
湖南:订单骤减一半槟榔企业被迫裁员
林觉民是万宁市槟榔产业局的局长,现在他每天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帮助农民推销槟榔。
林觉民表示:“你们这个黑果应该是很有市场,很刚性的没问题的。没有没有,做这个生意今年不好做了,怎么不好做,是不是槟榔致癌的问题影响”
记者来到万宁大茂镇袁水村,碰到村民李亚宾正拉着采摘的槟榔,到处去找买家。
中共海南万宁市委副书记李东屿表示:“槟榔青果这一项,就使得全海南的槟榔,230万槟榔农民减收30个亿。”
除了帮忙推销,林觉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动员本地的槟榔加工企业,尽量把农民手中的槟榔收购起来烘干储存,然后由政府帮助企业用干果抵押贷款,再继续收购。但是这样的收购只进行了半个月,企业就都纷纷感到再难继续了。
只是,不久前一则关于“槟榔致癌”的报道,在海南槟榔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导致了正值采摘季节的槟榔价格暴跌,无人问津。在海南,槟榔是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作为全国槟榔种植第一大省,海南槟榔产量占全国95%的份额,约有50万农户近230万农民种植槟榔并以此为生,因此槟榔在当地也被称作“绿金”。
邱亮兄弟三人全家共有15口人,有30亩槟榔林,看着每天都在成熟的槟榔卖不出去,全家只能尽量采摘一些回家,自己加工储存。但是烘干加工槟榔每天最少也要支出几十元的费用,另外全家还在银行有5万元贷款,每月要支付600多元的利息,因此槟榔滞销,让全家的经济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已经没钱来支付这些费用了。为了节约开支,邱亮不得不把原先在城里读书的儿子转学到了附近。
黄宏全全家80%的收入来源靠槟榔,去年这个时候,槟榔鲜果价格每斤卖到6元左右,除去成本,全家仅卖槟榔就收入了4万多元,只是,今年槟榔价格一落千丈,最低的时候跌到了每斤1.4元,比去年同期价格最高时暴跌了80%。虽然这两天槟榔鲜果价格回升到最高1.8元,但是黄宏全还是没有钱赚。
李亚宾告诉记者,槟榔成熟后,15天内必须采摘,否则就没有用了。他昨天一早采摘了一万多斤槟榔去卖,拉着槟榔跑了两天,去了20多家收购点和加工点最后也没能卖掉。现在剔除掉开始腐烂的,至少已经损失了一半,如果能出售,价钱也只能压到最低。
收购商表示:“13块有13块的价你要知道,是全干的,你出这个价。”
记者表示:“那你外欠大概有多少。”
据企业反映,湖南的槟榔产品销售,从7月下旬就开始全线下滑,直到现在也仍然没有回暖的迹象。而销售不景气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企业采购槟榔原料大幅减少。往年9月份,加工企业早就开始大量购进槟榔新果了,而今年,不少企业还在消化库存。
面对槟榔产业的困境,海南的农户们正在积极寻求转型之道,力求将危机转化为机遇。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展开案例分析,探讨农户们的转型之路。
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黄宏全,万宁大茂镇袁水村的一名槟榔种植户,面对价格暴跌的困境,他选择了控制成本和引入技术创新。他减少人工采摘,尝试使用机械采摘设备,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长期来看,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采摘效率。
郑全忠,邻村的槟榔种植大户,他通过线上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他成立了自己的槟榔品牌,在电商平台销售,同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推广。这种多元化的销售策略,让他的槟榔产品在市场上有了更多曝光机会。
深加工与品牌打造陈辉龙,海南雅利农业开发公司董事长,他看到了深加工的潜力。他投资建设了槟榔深加工厂,将槟榔加工成各种食品,如槟榔糖、槟榔茶等,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成功打造了自有品牌。
政府支持与产业合作在政府的支持下,海南槟榔产业开始寻求与外地的产业合作。例如,湖南的槟榔加工企业,与海南的槟榔种植户建立合作,共同打造槟榔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面对槟榔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农户们也在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例如,针对年轻消费者,推出低糖、低盐的槟榔产品,或者开发槟榔与其他食材的融合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未来展望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海南槟榔产业的转型之路仍在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多元化销售、深加工、政府支持、市场需求引导等多方面的努力,相信海南槟榔产业能够逐渐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