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易受病虫害侵袭,需加强管理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只是,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苗期病虫害的侵袭往往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将详细解析玉米苗期病虫害的种类、防治方法及管理技巧,帮助农民朋友有效应对。
玉米苗期常见的病虫害有茎基腐病、纹枯病、粗缩病、地下害虫、蚜虫、粘虫等。其中,茎基腐病主要危害玉米根部及茎秆部,纹枯病侵害玉米茎,粗缩病由灰飞虱传播,地下害虫、蚜虫、粘虫等则直接危害植株。
1. 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例如,茎基腐病可用多菌灵、咪鲜胺等农药;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等农药;粗缩病可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农药。
3. 农业防治: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田间杂草等。
1. 灌水抗旱:在玉米苗期,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适时进行灌水,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4. 查苗、补苗、定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地块,立即进行移栽补苗。在5~6叶期完成定苗,拔除小、弱、病株,留健壮株。
四、案例分析某地区农民李先生,在玉米苗期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采用以下措施:1. 选择抗病品种;2. 合理轮作,降低病虫害积累;3.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清洁;4. 适时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通过这些措施,李先生玉米产量提高了20%,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了30%。
病虫害名称 | 主要危害 | 防治方法 |
---|---|---|
茎基腐病 | 危害根部及茎秆部 | 多菌灵、咪鲜胺等农药 |
纹枯病 | 侵害玉米茎 | 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等农药 |
粗缩病 | 由灰飞虱传播 | 吡虫啉、噻虫嗪等农药 |
完成了玉米苗期易受病虫害侵袭,需加强管理。的讨论,现在进入玉米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案例解析。
玉米茎基腐病主要侵害根部及茎秆,病菌通过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复合肥做种肥,中耕提高地温,以及加强浇水,叶面喷施高美施、太阳花等叶面肥。
播后苗前除草时,使用莠去津类胶悬剂和乙草胺乳油混合,或丁阿合剂乳油,兑水后均匀喷雾。苗后除草时,玉米出苗后3~5叶时,使用玉农乐等药剂。
玉米根腐病的防治玉米根腐病由腐霉菌引起,表现为中胚轴和根系变褐、变软、腐烂。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及时清理杂草,增强秧苗抗病能力。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苗期主要害虫有黏虫、甜菜夜蛾、蓟马等,可喷施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等杀虫剂进行防治。防治时需注意早喷、全面喷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