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枇杷采摘前需关注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及果实成熟度

枇杷采摘前的关键技术管理
管理环节 具体措施 注意事项
病虫害防治 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遵循农药使用规范,确保农产品安全。
水分管理 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 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影响根系生长。
果实成熟度 定期检测果实糖度、硬度等指标。 适时采摘,保证果实品质。
枇杷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枇杷终年常绿,秋冬开花,当年着果,来年采收,从9月开始开花,花期长达23个月,保护花、果安全过冬,10月以上的花、果,就能获得丰收。但是,枇杷在56月采收后至来年采收果实,其间因各种病虫发生和为害,管理尤为重要。

枇杷采摘前需关注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及果实成熟度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花穗腐烂病:剪枝、喷药、诱捕等方法防治。

枇杷黄毛虫、枇杷灰蝶、咖啡木蠹蛾、桑天牛等害虫:通过剪枝、喷药、诱捕等方法防治。

叶面追肥:套袋前每隔10-15天叶面喷施0.3%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加0.2%氯化钙溶液,或喷施“高乐”、“旱地龙”等叶面肥。

果实套袋

套袋可以减少果实被病虫为害和机械伤,明显改善果面光洁度,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套袋时间愈早,果实着色愈好,果面锈斑越少。一般以谢花后30-35天套袋为宜,套袋前要喷一次药,防治病虫害。

施肥管理

结合灌水或雨后开辐射沟或间断环状沟施入含N、K化肥或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冬季树干尚未刷白,应及时刷白。先刮除枝干病皮,堵住天牛造成的洞孔,接着对树干刷白,涂白剂。

枇杷疏果

枇杷是一种座果率极高的果树,即使已疏花穗,仍存在结果过多的问题。疏果有明显增大果实,使果实大小均匀、成熟期一致,提高果实质量和便于采收的作用。疏果时间宜早些,可减少养分的消耗,一般在能分辩出果实发育好坏时进行。

说完枇杷采摘前需关注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及果实成熟度。,继续聊枇杷采摘前病虫害防治与水分管理关键技术。

以泸州地区为例,枇杷在开花期至果实采收期间,主要受到花穗腐烂病、枇杷黄毛虫、枇杷灰蝶等病虫害的侵扰。针对这些病虫害,我们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

枇杷采摘前需关注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及果实成熟度

加强果园管理,剪去过密枝、光腿枝,特别要剪去病虫枝,压低旺枝的生长,以促进夏梢的旺盛生长。对树干进行刷白处理,使用2公斤生石灰加1公斤石硫合剂或硫磺,0.3公斤食盐及少量植物油和10公斤水配制而成,以阻止病虫害的侵入。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还采用了喷药、剪枝、诱捕等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例如,在抽梢期和花期,使用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防治蚜虫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0000-15000倍防治蚜虫、木虱。

枇杷的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采摘前的水分管理尤为重要。

在套袋前,每隔10-15天进行叶面追肥,喷施0.3%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加0.2%氯化钙溶液,或喷施“高乐”、“旱地龙”等叶面肥,以补充幼果发育所需的养分。

枇杷采摘前的病虫害防治与水分管理是保证枇杷丰收的关键。通过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用水和果实套袋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枇杷的产量和品质。在今后的枇杷种植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为枇杷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