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西藏日喀则农科所培育春青稞新品种

西藏日喀则农科所,这座位于世界屋脊的农业科研机构,近年来在春青稞的培育上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培育出了春青稞新品种“喜马拉22号”,这一品种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增强了抗逆性,为西藏的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藏日喀则农科所培育春青稞新品种
春青稞喜马拉系列:创新培育之路

自199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农业研究所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和“一产上水平”的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不懈努力,使得农业科研、推广、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春青稞喜马拉系列便是其中的亮点。

农作物 品种 时间 成就
春青稞 喜马拉系列 1995年起 显著提高产量与抗逆性
春小麦 日喀则系列 1995年起 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
春油菜 年河系列 1995年起 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
马铃薯 艾玛系列 1995年起 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
喜马拉22号: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

“喜马拉22号”最早在1995年—1996年参加过全区区域试验并取得良好成效,实验区产量折亩产可达587.5公斤以上,与藏青320相比增产36.1%。在1997年—1998年又参加过全区生产性示范,亩产达到了406.7—520.5公斤水平,与喜马拉19号相比增产18.8%。1999年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并命名为“喜马拉22号”。

为抓好全区五个地种植“喜马拉22号”7万亩的项目建设,日喀则地区农科所采取了六大措施。一是加强组织管理,明确责任到位;二是狠抓项目实施,强化种子落实环节;三是积极举办技术培训工作,大力推进项目工作顺利进行;四是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到五个地的示范区一线指导工作;五是进一步制定一系列的“喜马拉22号”示范种植的田间管理措施与技术培训;六是围绕项目建设,主动与当地有关部门衔接和沟通。

近年来,日喀则地区农科所在进一步转化“喜马拉22号”青稞新品种成果方面进行了努力。2010年—2011年,在江孜、萨迦、日喀则、拉孜、昂仁、曲水、贡嘎等县进行该项目科技转化累计达到1.5万亩以上,每亩平均增产达到35—40公斤。2013年在日喀则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17.5公斤,特别是在江孜县的六个村示范种植“喜马拉22号”,平均亩产达到了436.5公斤。

西藏日喀则农科所培育春青稞新品种

春青稞喜马拉系列的培育成功,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经验,不断改进育种技术。此外,还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农牧民掌握种植技巧,提高产量。

春青稞喜马拉系列的成功培育,为西藏地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这一系列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农牧民增收,为西藏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