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高粱大斑病、圆斑病是高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在广袤的高粱田里,大斑病和圆斑病犹如潜伏的幽灵,随时可能侵袭这金黄的海洋。这两种病害不仅是高粱生产中的常见问题,更是产量和品质的“杀手”。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探讨如何有效防治。

高粱大斑病、圆斑病是高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高粱大斑病:叶子的暗影

大斑病,顾名思义,主要侵害高粱的叶片。病斑呈长条形,中央淡褐色至褐色,边缘紫红色,早期常有不规则的轮纹。当病斑互相融合后,叶片逐渐干枯,严重时整株高粱都会受到影响。

症状 病原 防治方法
叶片病斑长条形,中央淡褐色至褐色,边缘紫红色 Setosphaeria turcica Leonard & Suggs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喷药防治

圆斑病不仅侵害叶片,还会蔓延至果穗、苞叶和叶鞘等部位。病原菌在种子、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翌年借气流、雨水传播,给高粱生产带来极大威胁。

症状 病原 防治方法
叶片、果穗、苞叶和叶鞘等部位出现圆形病斑 Bipolaris zeicola Shoemaker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喷药防治

防治这两种病害,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时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如赤杂5号、龙杂4号、松杂1号等。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秋翻,把病残株沤肥或烧毁,减少菌源。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高粱的抗病能力。

适时喷药防治,可选用12%绿乳铜、25%敌力脱2000倍液、40%灭病威悬乳剂1000倍液或80%新万生700倍液等。

病害概述
高粱大斑病、圆斑病是高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病原分析

病原菌为大斑凸脐蠕孢,属于半知菌亚门。在自然条件下,它一般不产生有性态。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通过孢子萌发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7月可造成较重的为害。

防治策略

选用抗病品种:如赤杂5号、龙杂4号、松杂1号等。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秋翻,把病残株沤肥或烧毁,减少菌源。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在病株率达100%、病叶率30%时,可喷洒12%绿乳铜、25%敌力脱2000倍液、40%灭病威悬乳剂1000倍液或80%新万生700倍液等。

在河南省某县,一位名叫张大哥的农民,他的高粱田曾遭受严重的大斑病侵害。在了解到防治方法后,他采取了以下措施:他更换了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株;最后,在病株率达100%、病叶率30%时,他及时喷洒了药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高粱田终于恢复了生机,产量也得到了保障。

未来展望

因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高粱大斑病的防治将更加科学、高效。一方面,抗病品种的选育将更加成熟;另一方面,新型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研发也将为防治高粱大斑病提供有力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粱大斑病将不再是农民心中的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