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棉花产业面临供给过剩
棉农:补贴发多少、如何发是关键
后市:千万吨国储棉如何消化,影响棉价走向
认为,充足的全球供应抵消了中东等地石油产量所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如果不发生重大事故导致石油供应中断,国际油市在新一年将面临大量过剩。当地时间10月15日下午,国际能源署发布石油市场月报称,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将大幅放缓。近期的局势恶化令海湾国家石油供给下降的风险加大。
在由中国棉花协会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副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红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本年度棉花形势呈现政策稳、生产稳,需求回升、进口增加,棉价相对平稳、供需基本平衡的态势。”
品质品牌两手抓 中国棉花协会的信息显示,5月纺织企业订单充足
按照《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补贴方式为四六开,即中央补贴资金的60%按实际播种面积补贴,40%按实际籽棉交售量补贴。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此轮新政意味着政府不再直接干预棉花价格,国内棉价由以前收储价、抛储价、进口价共同决定的格局,开始被打破。
总体而言,中国棉花产业仍面临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产量与质量不平衡、传统模式与可持续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出现“农民不愿卖,企业不愿收”的局面,是因为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新棉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一方面,农民种植成本高,价格低于预期,自然不愿卖;另一方面,国内棉价虽然下降了,但与国际棉价相比,仍然处于高价位,棉企还不愿收。棉花专家陈曼芸分析,虽然之前内地也出台了补贴政策,但棉农仍处于不赚钱或者赔钱的状态。“2015/2016年度,内地棉农收益可能会更少”。
杨世滨说,过去的棉花收储政策是为了提高棉农收益,稳定棉花市场价格,但国家以每吨20400元收了全国98%的棉花,纺织企业要买就得高价买国储棉,而国储棉即使以17250元/吨卖给企业,仍然是全球最高价。自2014年10月以来,除了原料成本大幅下降外,给纺企印象最深是棉花质量的大幅改善。“纺企与棉企、棉商直接对接,选择的余地变大,买不买、买什么质量的棉花完全是纺企说了算。”
市场:买不买、买谁的,以后纺企说了算
近几年国内棉花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下游的纺企在高棉价、订单下滑的多重夹击下,陷入困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后,价格将由市场供求决定,国内外棉价差逐步缩小,2015年,棉花市场需求是否有所改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认为,2015年企业补库动力上升,市场需求增加,棉纺织企业有望迎来困境反转,提升国际竞争力。
这是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执行目标价格政策的第一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标价格改革目的不仅是让市场说了算,也是让棉农和加工企业都要双双获利,这样的变革势必会转变农民的传统生产经营观念,也会转变产品定价方式、补贴方式等。因此,对政策的适应有个过程,各种细则、配套措施也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
在产业链方面,纺织服饰行业上游包括棉花、化纤、皮革等原材料,下游包括品牌服饰商、商超、外贸商等。
一、中国棉花产业面临的多重挑战及其重要性
从全球疫情和当前国际政治形势来看,要保障国内棉花需求和世界棉花市场稳定,我国比前几年更需要...
“加工棉花的轧花厂同样面临艰难选择。卖,没啥利润;不卖,后期继续下跌怎么办?”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认为,有些棉企对目前棉市行情“看不明、猜不透”,采取了观望态度。
“国家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确实起到了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而且那时国家的收储也有抄底的意味,再后来收储政策就变味儿了,导致现在的出库困难。”杨世滨认为现在收储形成的库存棉花,已经成为烫手的山芋。
棉花目标价格。据统计,截至1月9日,新疆地区棉花加工总量409万吨以上,市场预测本年度新疆棉花产量或超420万吨,甚至达到450万吨,超出了前期市场关于新疆棉花产量在400万吨左右的预期。
一月的新疆,干冽、寒冷,当地棉市也如天气般冷清。“跌了!”不少棉农这样表述此刻籽棉境遇。市场上,籽棉收购大多已停止,仅个别棉企收购,价格也较低。“下游纺企需求量减少,我们自然不敢收购。”一位棉企收购商说。
近些年,中国棉花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也面临不少现实挑战。我国棉花产业发展方式亟须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
目前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安排后期的补贴发放工作。在2014年12月23日举行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新闻通气会上,新疆自治区财政厅经建处副处长胡方毅向媒体表示,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正在对棉花补贴标准进行研究制定,棉花面积补贴标准和交售量补贴标准将于2015年1月和2月公布。
在山东德州夏津县,棉农老张认为目前是10年没有过的“大减价”。“跟上年比,一公斤籽棉降了三块”。因天气原因,今年产量并不高,按常理价格应该会高一些,相反,价低还没有人来收。“过去一到收棉季节,棉贩子都在地头等着”。
记者从中国棉花协会了解到,截至1月中旬,新疆地区籽棉交售已完成90%以上,但仍有部分棉农尚未售完。13日,南疆地区籽棉主流价格4.0~5.0元/公斤,较上月中旬跌近1.0元/公斤。
中央财政给主产棉省的补贴依据为国家统计局确定的棉花产量,补贴方式由各省自主决定,可选择按面积或按产量补贴,补贴资金要求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不得预留、挤占和挪用,确保补贴落实到棉农手中。
其商品率高达95%以上,但棉花产业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文中阐述了棉花生产、加工布局、国内消费、进出口等环节的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国内生产和国内消费之间的不匹配问题,并从产量、质量、补贴、加工、销售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减小棉花供需缺口,促进中国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年份 | 棉花产量 | 棉花消费量 | 供需缺口 |
---|---|---|---|
2014 | 560.5 | 510 | 50.5 |
2015 | 530 | 490 | 40 |
2016 | 520 | 500 | 20 |
据业内专业人士调查分析,国内的储备棉规模在1000多万吨,巨大库存让上下游企业不得不担心——国内一年的棉花需求量在650万~750万吨,2015年仍处于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的状态。有企业把国储棉比喻为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对纺企的杀伤力将是致命性的。
现实:卖,还是不卖?这是个问题
尽管2015年全国棉花面积和产量双减少,但国储棉库存居高不下,国内棉花供给充裕,需求相对较弱,现货市场成交清淡,皮棉销售迟缓,价格小幅回落,棉花...
当前,世界十大产棉国依次为中国、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巴西、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土耳其、阿根廷和土库曼斯坦,除土库曼斯坦至今未报告疫情数据外,另外八国均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重大冲击,对其棉花生产、运输影响不可忽视。根据我2月份以来追踪整理计算结果,其全民确诊率、全民死亡率指标(确
杨世滨认为,在3年临时收储时期,棉农种棉花更多地是关注产量,造成国内棉花尤其是新疆棉花质量明显下降,部分轧花厂为了增加交储量,把部分低等级棉与高等级棉掺在一起,从而拉低了高等棉的品质,棉花质量问题成为纺企担忧的首题。“因为纺企用棉除少量进口棉之外,大部分都要通过竞拍购买国储棉。现在,上游棉农、轧花厂在销售、加工棉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将棉花分等级处理,以提高效益,长期来看,有利于整个棉花产业链走向正常的发展轨道。”
3)国内棉花消费情况受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棉纺织产业转移等影响,十三五时期,中国棉花消费总量基本稳定,纺织品出口消费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
让上游棉农有了失重之感。近日,国家统计局数据公布:2015年棉花总产量560.5万吨,比2014年减少57.4万吨,下降9.3%。江西省农信联社一行来共青城...
在“清华三农论坛2015”上,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2014年起实行的棉花目标价格直补试点2015年范围将不会扩大,仍然还在原范围内试点。“这么做是因为政府希望棉花种植从黄淮海产区向新疆集中”。
去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
高芳认为,目前新疆目标价格政策进展总体比较顺利,市场定价机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是,经过2014年新疆棉花的收购、销售、补贴等环节的执行,改革存在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了。“核查棉花面积要花费巨大的人工成本,交售数量的核查也存在不确定因素。”业内棉花专家李伟分析。
因为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发放时间的迫近,后续的补贴进度和金额备受关注,棉农普遍期望能够尽快拿到足额补贴。高芳说,不管是新疆还是内地,最后如何发、发多少,关键是能够完全落实到棉农手中,不给违规操作骗补行为以可乘之机,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才会持续健康运行下去。
储备棉棉花北京浙江翁总认为,2015年棉花产业链上下整体不景气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大的经济环境不好,二是内部存在着供应侧和需求侧的矛盾...
讲完2015年,棉花产业面临供给过剩,需求增长放缓的挑战。,让我们转向2015棉业:供需新格局,创新解难题。
例如,补贴资金的发放速度、发放流程的透明度以及补贴资金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到棉农手中等问题,都直接关系到棉农的种植积极性。只有确保补贴发放的公平、公正、透明,才能真正调动棉农的种植积极性,推动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消化国储棉,成为了影响棉价走势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政府需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收购国储棉,降低库存压力;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通过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收购国储棉的积极性。
纺企:市场主导权,影响企业决策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谋发展
老龄化趋势催生需求,老人鞋行业将迎新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