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小麦湿害是因土壤水分过多导致的病害

96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我国某地区近10天降雨量高达104mm,比常年同期增加79.7mm,比1997年同期增加90.8mm。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耕作层含水量过高,水分饱和,氧气缺乏,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呼吸受抑,活力衰退,吸收水、肥能力下降。土壤中有机物质在厌气条件下,产生还原性有毒物质毒害根系,根系生长不良,根量减少。

小麦湿害是因土壤水分过多导致的病害

这时,植株体内的氮素代谢下降,功能叶叶片内氮素含量明显减少,造成植株苗小叶黄或僵苗。地下水位高,特别是距河流湖泊较近的麦田或低洼水浇麦,地下水位都高,对麦苗的根系下扎造成为害。经测定,湿害麦田小麦单株次生根仅2.98条,较对照减少1.54条,严重时几乎没有次生根。

问题 表现
根系缺氧 呼吸受抑,活力衰退,吸收水、肥能力下降
次生根减少 单株次生根仅2.98条,较对照减少1.54条
氮素代谢下降 功能叶叶片内氮素含量明显减少,植株苗小叶黄或僵苗

湿害,作为小麦生产中的五害之一,近年湖北、准北麦区、江苏丘陵麦区等常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受湿害的小麦根系长期处根的吸收功能减弱,造成植株体内水分反而亏缺,严重时造成脱水凋萎或死亡,因此湿害又称为生理性旱害。

从苗期至扬花灌浆期都可受害,苗期受害造成种苗霉烂,成苗率低,分蘖延迟,根系不发达,苗小叶黄;拔节抽穗期受害上部的三片功能叶分别较健株短20%、30%、36%,有效穗减少40%;扬花灌浆期受害功能叶早衰,穗粒数少,千粒重降低,出现高温高湿早熟,严重的青枯死亡。

为了预防小麦湿害,

及时清理深沟大渠,开挖完善田间一套沟,排明水降暗渍。

增施肥料,对湿害较重的麦田,做到早施巧施接力肥,重施拔节孕穗肥。

搂锄松土散湿提温,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培育壮苗。

护叶防病,及时喷药防治锈病、赤霉病、白粉病。

小麦湿害问题不容忽视,只有深入了解其成因和防治方法,才能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

小麦湿害是因土壤水分过多导致的病害,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小麦湿害:防患未然,科技护航。

在广袤的农田里,小麦湿害一直是困扰农户的一大难题。近期,我国某地小麦种植区因连续降雨,引发了小麦湿害。本文将深入剖析小麦湿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农户提供参考。

小麦湿害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1. 长期降雨:连续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过高,根系缺氧,进而引发湿害。 2. 排水不畅:农田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水分无法及时排出,加重湿害。 3. 土壤质地:黏土、砂壤土等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易发生湿害。 4. 植株密度过大:植株密度过高,田间郁闭,不利于通风透光,增加湿害风险。

小麦湿害是因土壤水分过多导致的病害

小麦湿害的防治需要从种植结构、排水系统、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才能有效降低湿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希望本文能为我国小麦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