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腰大棚养殖旱鸭子,探索生态农业新模式
广西实隆公司与黄全星签订了长期合作,提供鸭苗、修建养殖大棚技术和养殖技术,还签订收购协议。黄全星养的鸭子不愁销售,每批鸭子都被收购商抢购一空。自2014年11月以来,黄全星已经产出6批“旱鸭子”,净赚近10万元。
上思县公正乡枯娄屯的村民,喜欢在半山腰上搭建大棚养殖“旱鸭子”。由于养殖规模大,管理到位,致富效果显著。江苏沭阳县悦心农业大棚,也成为了半山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半山腰上搭建大棚养殖旱鸭子,致富效果明显。枯娄村枯律屯的村民黄全星是该村第一个养殖旱鸭子的农户。他的成功,吸引了村里其他村民纷纷效仿。去年8月,黄永良筹集资金14万元,修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大棚,目前已产出3批鸭子,赚了6万元左右。
黄永良说:“前期投入确实很大,但我相信前景不错。鸭子长得快,效益高,50天就能出栏。成功卖出两三批后,就没有那么担心了!”目前,该村已有5户群众加入“旱鸭子”养殖,大棚规模都在500平方米以上。
黄全星最初养鸭时,村民半信半疑,甚至有人嘲笑他是“旱鸭子,不识水性”。只是,50天后,当黄全星把黄毛小鸭养成6斤左右的成品鸭,并顺利卖给收购商广西实隆公司,净赚1.7万元时,村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纷纷向他请教养鸭技术。
除了养鸭,枯娄村大棚养鸡的农户也不少。据宁忠山介绍,该村目前共有大棚养鸡11户,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合作的公司是上思县凤翔公司。黄质星是贫困户,通过自筹资金修建起近700平方米的养鸡大棚,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黄全星和朋友们到钦州考察学习时,偶然看到钦州大棚养鸭的信息,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回到村里养起“旱鸭子”。弯弯曲曲的道路两旁,蓝色的养殖大棚点缀在山坡上,与青山绿树融为一体,成为乡村的纯净与希望。
通过“公司+合作社+养殖户”合作的旱鸭养殖发展模式,枯娄村已辐射带动23户村民加入大棚养殖旱鸭和鸡等项目,每年能创收220万元。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扩大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项目 | 数量 | 收入 |
---|---|---|
旱鸭子养殖 | 6批 | 近10万元 |
养鸡 | 11户 | 220万元 |
半山腰大棚养殖旱鸭子,探索生态农业新模式。已经说过,下面看看半山旱鸭养殖,生态农业新典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